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孩子对名著缺的不一定是阅读兴趣

2024-06-29 20:56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孩子对名著缺的不一定是阅读兴趣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张翼

在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的《温儒敏谈读书》增订本中,温儒敏先生写道:我看到有些学校老师就用考试的目标去要求和催促学生读《西游记》,而且考试真的就出一些“没意思”的题。比如考《西游记》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什么,取经之后沙僧被封了什么名号,以及要求思考孙悟空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什么“人生真谛”,等等。出这样一些考题也许有其“理由”,比如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读过《西游记》,但对于激发阅读兴趣毫无帮助,还很可能适得其反。

《四大名著阅读测试卷》《初中名著阅读满分检测试卷》《初中生名著导读考点精练测试卷》《中考名著一本通》……从四大名著到名家作品,只要收入教材有可能被考到的,就一定会有试题试卷公开售卖,网上还有相关视频推荐“怎么样短平快、稳准狠地读懂读通一本必考名著”。学校期中期末要考,中考高考也要考,考试要求催生了这些教辅的商机。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应试压力去读名著,分明是找罪受,如何谈得上文学鉴赏和阅读审美呢?

被设计成有标准答案、唯一答案的题目,容易量化打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检查学生是否读过或者阅读是否细致的手段。出题者的目的也许不是刁难学生,可是“以考代练”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以考代读”的敷衍,甚至从完全功利性的目的出发,把应试册子背得滚瓜烂熟、碰到的问题对答如流,而原著却一个字也没看,或者“跳读”,或者拿起来翻一遍就扔一边。这样何来温先生所期许的“唤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致和爱好”呢?

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除了入选教材或课外阅读教材的篇章片段,整本书的名著阅读本身就属于课外阅读,老师只能呼吁提醒,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去安排,更不能像上自习那样,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们手捧一本名著来读。读或者没读,读到什么程度,需要一种方式来“检查”。比如在课堂上搞一些类似知识竞答的小游戏,倒也无妨。或者选摘名著中的一段来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但一定要适量适度,多点启发性和思考性。

总之,孩子对名著缺的不一定是阅读兴趣,而是阅读时间和引导的方式。要让学生们有充裕的课余时间来阅读,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想象力。归根到底,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