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概况

2025-01-19 20:45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概况

历下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区东南部。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下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人口96万人。现辖13个街道,区政府驻姚家街道解放东路99号。

历下区东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山区,西部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年均温14.9℃。年降水量692.3毫米。北有济南东站和黄台火车站,东有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主要道路有泉城路、经十路、历山路、泺源大街、外环路等。

历下区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龙洞、开元寺、环城公园等。历下区高校云集,主要高校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

建制沿革

据1928年章丘县城子崖出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1964年济南市西郊田家庄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物表明,早在六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居民繁衍生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历下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四年) ,设历城县,治所在历下。历下属济南郡历城县。

公元1376年(明代洪武九年),承宣布政使司从青州移历城。从此,历下古城是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

1913年属岱北道历城县,1914年属济南道历城县。1929年设立济南市,历下为济南市第一、二、三区。

历下区街道图

1937年历城县治所迁出。1948年9月济南市解放初, 行政区划沿用旧制。1948年10月成立区人民政府。1949年3月, 济南市区行政区划调整。1951年1月,城区改称第二区,第三区改称第一区。同年6月,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第一、二区各设5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街道工作。

1954年12月,居民委员会改为街道办事处。1955年1月, 第一区与第二区合并。1956年7月,济南市泺源区撤销。195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撤销。

1960年5月, 历下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所辖街道办事处改称分社。1961年5月,济南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市东区,旭日1分社和东郊分社划入历下区。1962年12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市区分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保留旭日分社和东郊分社。1964年11月,旭日分社改称工业二路分社。1967年2月, 东郊分社和工业二路分社建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10月,东郊和工业二路两个革命委员会解体,所辖非农业人口分别划归东关街道革命委员会和解放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划归郊区管理。

1979年9月, 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菜市大队、东关大队划入历下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姚家人民公社阳光大队划入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向阳大队划入历下区司里街街道办事处。

1982年2月, 历下区将趵突泉和正觉寺两个街道办事处经十路以南地区划归新成立的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将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历山路南段以东地区划归新成立的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将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历山路北段以

历下区

东、东关街道办事处花园路以南地区划归新成立的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5年9月,面积24平方千米。设东关、钟楼寺、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正觉寺、司里街、解放阁、文化东路、千佛山、解放路、东门、建筑新村13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

历下区位于济南市城区东部。北纬36°39′45″,东经117°1′37″。东临太平洋,西连亚欧大陆,处于青藏高原东侧。

地质

历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山东地块泰山隆起北侧,北临济阳坳陷。地质情况较简单,历下区南部即黑虎泉以南至千佛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的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地层。其中下统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

趵突泉

岩,它的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 地层厚度为106.92米;中统按照沉积韵纬划分为三组六段,每组的下段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厚度为31.63米至46.70米, 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米至226.46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总厚度为678.64米。这些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8度左右。

水文

历下区的河流有护城河、菜市庄河、曲水亭河、大柳行头河。护城河是在旧城四周修建的人工河,全长6260米,辖区5534米。河水源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水入西护城河,经北护城河,西泺河入小清河;黑虎泉群水入南护城河,经东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珍珠泉群水经曲水亭河入大明湖,出小北门,经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大柳行头河汇集东圩子壕沟等排水沟之水入小清河。护城河1985年辟为环城公园的游览河。

气候

历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冬季5个月(11月至翌年3月),夏季3~4个月(5月至8月),春、秋季均不足2个月。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历下区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亿元,增长13.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15.7%,税收比重达91%。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6:84。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0%;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378家,金融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达25%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7%。发展

泉城广场

后劲更加强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增长18%;实现招商引资1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10%;出口创汇7.6亿美元,增长57.2%。山东文化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7家注册资本过亿元企业落户,中国济南燕山黄金珠宝交易中心首期开业,新增各类企业2494家,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3.5万余家,注册资本金累计达2000亿元,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2012年,历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4.6亿元,同比增长9.7%,总量稳居济南市首位,增幅由2011年济南市第九位跃升为2012年第六位,由市内四区第三位跃升为首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2.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702.6亿元,同比增长11.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6.8:83.2,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农业增加值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农业机械总动力1.23万千瓦。耕地1512公顷,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1233公顷。粮食总产量5700吨,比上年增长7.5%;水果总产量600吨,比上年增长-28.5%;蔬菜总产量3300吨,比上年增长-13.2%;肉类总产量600吨,禽蛋总产量100吨,奶类总产量200吨。

第二产业

2012年,历下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3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08亿元,同比降低3.27%;实现利税46.22亿元,同比增长13.41%,总量及增幅均居市内四区首位;实现利润-2.54亿

泉城广场夜景

元,利润亏损额比上年减少4.38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94亿元,同比增长4.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0.4%,比年初比重提高1.3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2年,历下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2%,同比增长1.0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3.7亿元,同比增长23.7%,总量保持济南市首位;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居济南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