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2023-11-25 12:21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

在两千五百年前经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斗蟋已不是少数人的赌博手段,它已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广大人民彼此交往、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或可称之为具有东方特色的“蟋蟀文化”吧。蛐蛐儿生性好斗,长着一副利齿,两只后腿粗壮有力,两条长须摇摆不停。“开战” 时,双方相向而行,须子不停的扫探前方,彼此一经接触,便立刻张开大口厮咬起来。败者落荒而走,胜者则鼓翅长鸣,煞是令人兴奋。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斗蟋蟀,中国民间搏戏,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蟋蟀是中国三大鸣虫之一,素来被民间市井所喜。随着社会上玩鸣虫渐成风尚,蟋蟀这种破坏庄稼的害虫反而变得价值不菲,像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线飞蛛、铁弹子等知名的蟋蟀品种在古时候是千金难求的。野生蟋蟀的寿命大约为100天。到10月下旬,蟋蟀数量减少,斗蟀季节也随之过去。《诗经·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是古人对蛐蛐生活习性的总结,意思是说,农历七月的时候,天气稍微有点凉,蛐蛐在旷野中开心的玩耍着,到了八月天气又有些凉了,这蛐蛐就跳到人们住的院子里了,到了九月又冷了一些,蛐蛐就进屋了,到了十月,它知道你床底下是最暖和的,它就去你床下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师曹雪芹等也都喜欢养蟋蟀玩,尤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有“五德”,真是匪夷所思。他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意思是说蛐蛐开始叫了,一定是秋天到了;遇敌必斗,勇也,就是说两个公蛐蛐碰到一起,一定是要打架的;伤重不降,忠也,就是说蛐蛐好斗,只要不被人分开,它们会战斗到底;败则不鸣,知耻也,你发现了吗?蛐蛐单挑后,叫的一定是胜利的,不叫的一定是输的;寒则归宁,识时务也。”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古时娱乐性的斗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瓷制的蛐蛐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的开始决斗。雄蟋蟀的发音器位于前翅上,发声时,左右前翅举起,左前翅上的刮片与右前翅上的发音齿互相摩擦,震动镜膜,从而发出悠扬的音调。不同种类的蟋蟀,发音器的样子也不一样,鸣叫的声音也不同。蟋蟀还可以调整鸣叫的音调和频率,表达不同的意思和信号。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

斗蟋玩家会花大量时间来挑选合意的蟋蟀。专家说,头大、腿大、触须直是善斗蟋蟀的特质。蟋蟀的食量很小,只吃少量米就够了。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随着斗蛐蛐越来越风靡,人们对于蛐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蟋蟀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唯有山东出品的最为优质,尤其是山东宁津蟋蟀与山东宁阳蟋蟀更是声名远扬,以个头大、性情烈、善斗凶狠著称。在斗蛐蛐成为皇家贵族的娱乐之后,山东蟋蟀更成为万中无一的贡品,一只小小的蛐蛐甚至可以抵得上一头耕牛。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一些斗蟀爱好者为了让蟋蟀更勇猛,会给它们吃激素、苍蝇幼虫,有时甚至是迷幻药之类的非法药物。如今这种愈演愈烈的势头带来的风险是,政府可能对斗蟋蟀严加管制。在香港是禁止斗蟋蟀的。而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文化局也在着手规范这一行业。为了对抗赌博窝点,这些城市的文化局鼓励开展杜绝“白虫”和赌博的比赛。

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促织》,讲的就是宣德年间宫中风靡斗蛐蛐,民间酷吏为了取乐皇帝,对百姓施以重压的故事。为了捉到上等的蛐蛐,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一个书生的儿子为了爹爹不受罚,在梦中化为蛐蛐一年在宫中取乐皇帝,最终一家人飞黄腾达。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阳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阳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阳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阳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阳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阳蟋蟀斗慈禧的中国民间故事传说。

优秀的蟋蟀,不仅头要大,而且头顶心是微亮而有光泽的。头形高而圆,象寿星的头那样凸出的是上佳的头形。除前额凸出外,两只眼睛要生得比较高位。被行家们称为“柿子头”、“宝石头”、“菩提头”、“蚱蜢头”的,也属较为可取的头型。反之,尖头小脑,显然属于劣种。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

   其次,还要从头的颜色来辨别。头色呈青金色、紫樱桃色、黄古铜色者,皆属上品,但比较少见,不易获取。纯黑色和纯白色者次之。若既青又白,中间有混合色者,并非良种。

有些蟋蟀脑门上有细细的直纹路,被称为“麻路”,这种虫的头称为“麻头”,它与额前有1条白纹的一起被认为是上好的类型。而有羊角、牛角式斗纹,都属于打斗不堪不击的次品。

   从眼睛部位观察,额角上显现漆黑色的为上品,眼中似有金光闪闪者亦为佳品。此外,优质蟋蟀的触须一般是粗而长,而且转动灵活自如。若触须出现弯曲或须梢卷曲者,则为衰老或有病的蟋蟀,说明其寿命已经不长,更谈不上进行打斗了。

蟋蟀的打斗,主要是依靠其锋利的牙齿作为战斗的武器,所以门牙是否坚硬锐利是判别是否具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从外观上看,牙齿干亮而不软润,就是善于打斗的,特别是牙钳中的锯齿要尖锐而锋利。

从牙色看,最好的是金色牙,其次是紫色牙,银白色的也较可取,其他如粉红色、黄褐色、猪肝色的等,都属次品

目前斗蛐蛐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有抓蛐蛐卖蛐蛐的,有专门收购蛐蛐的,有专门从蛐蛐贩中购买蛐蛐用于赌博的,在专业做蛐蛐罐的,同时还有大量参与的人员。对于用来赌博的,希望大家遇到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就要举报,毕竟这是一项害人害己的事情。

中国民间斗蛐蛐的历史和蟋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