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生平 张辽结局 张辽子女 张辽战绩

2023-12-05 10:41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生平 张辽结局 张辽子女 张辽战绩

他像雁门的狂风,来无影,去无踪,萧瑟凌厉,势如奔马;他像南方的细水,温尔文雅,号称儒将。他就是张辽张文远,一个打的让江南小儿都不敢夜中啼哭的将才。那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一幕幕,至今仍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从董卓手下的一名校尉,到吕布的一名副将,再到名震天下的魏国前将军,这都是他一生奋斗的结果。他不愧为曹魏政权的五大良将之首。

一、身世来历

张辽(公元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本姓聂,是聂壹的后人,因为要躲避仇怨故此改姓氏为张姓。

聂壹(据《史记》作聂翁壹,可能是姓聂,因其德高望重或者年岁高寿而被称为翁吧,是西汉时期马邑地区的豪族。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匈奴向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群臣大多数表示赞同,唯独大行(官名,掌宾客礼,隶属于大鸿胪)王恢自认为熟悉匈奴的情况,极力反对和亲,表示要“兴兵击之”(《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次年(公元前133年)聂壹听闻此事,上奏请以利诱匈奴深入,然后设伏兵袭击他们。汉武帝刘彻同意,命聂壹逃往匈奴引诱军臣单于进军马邑,另外,又令御史大夫韩安国及王恢、李广等将领率军三十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专等匈奴进入包围圈然后挥军袭击。聂壹到匈奴后,向军臣单于表示愿意杀马邑守臣以城降匈奴,城中财物任其抢夺。军臣单于利欲熏心,亲自带兵十万入境,向马邑进发。在离马邑城尚有一百多里路时,发觉到西汉的阴谋,于是迅速撤军,回到大漠。从此匈奴和西汉相与为敌,争战不休。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聂壹在历史上就只有这么一段记载,犹如“昙花一现”、“惊鸿一瞥”。


二、早年记录

三百余年后,聂壹的后人张辽出现了。他在年轻时就在郡内担任小职员,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得知他武力过人,就提拔他做了自己的从事(州府官员,比郡一级官员的官阶更高),命他带兵入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辅助大将军何进诛灭宦官。何进又命张辽到河北招募兵马,张辽召集到千余人后回到京师时,何进已经被宦官杀害。这时董卓刚好入京,统领了何进的军队,张辽也就隶属于董卓的指挥了。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诛杀了董卓,张辽又再从属于吕布,被升为骑都尉。两个月后,吕布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逃往关东,张辽则随同吕布东奔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吕布驱逐了原先盘据徐州的刘备,自领徐州牧,任张辽为鲁国(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相,这一年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辽刚好二十八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攻破下邳城,诛杀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张辽率部众归降了曹操,被任命为中郎将,赐爵位关内侯,其后,从征各地,屡立军功,迁任裨将军。

关于张辽归降曹操之事,遍阅《三国志》及《资治通鉴》中东汉末年的记事,都找不到与《三国演义》相雷同的记载,虽说“一鸡死,一鸡鸣”,但令人佩服的是曹操,他能从敌军中招纳张辽、张郃等猛将,不仅是胸怀宽大,志向宏远,更使这些降将找到了最合适的舞台。
三、招降昌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曹操胜出。次年曹操命张辽平定鲁国所辖的县城。张辽和夏侯渊围攻盘据于东海郡(山东郯城县)的昌豨势力。昌豨是泰山郡地区的农民军首领,以前曾归附过吕布。几个月后,曹军粮食用尽,众将领商议撤军事宜,张辽说:“先不要撤兵。这几天来,我巡视阵地的时候,发现昌豨经常眼定定地注视着我,并且,我还发现敌军发射的箭矢越来越稀疏,估计这一定是昌豨心下犹豫,有投降的打算,所以不再力战坚守了。我想和他会面对话,或者可以引导他投降的。”于是派人告诉昌豨:“曹公有命令下来,叫张辽传话给你。”昌豨果然下城出来和张辽会面,张辽说:“曹公英明神武,正用恩德招纳四方英雄豪杰,率先归附的自然会得到重大的奖赏。”昌豨于是答应投降,张辽单身跟随昌豨上三公山,表示招降的诚意,他进到昌豨的家中,拜访他的妻子儿女。昌豨大喜,马上随同张辽晋见曹操,曹操安置昌豨回原地镇守后,就责备张辽说:“此非大将法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这是责备张辽不应以身犯险,语气中含有关心的意味。张辽说:“以明公你传扬四海的威望和信用,张辽不过是奉圣旨行事,昌豨必定不敢加害于我的。”昌豨后来又再反叛,被于禁率军平定并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