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三民族主义是哪三民主义(三民族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2023-07-29 17:5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三民族主义是哪三民主义(三民族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也存在一种对近代中国产生划时代影响的思想,那就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两次国共合作的基石。今天愿者就对三民主义进行介绍,同时与共产主义进行对比。

三民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孙中山,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本名孙文,字明德,号逸仙,1897年日本化名为中山樵,以后就以“中山”为名。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组织,入会誓词: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这就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也是第一次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1896年孙中山流亡欧洲,考察欧洲政治,并逐渐完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1905年孙中山以兴中会为中心,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誓词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出版《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中正式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主张。

从同盟会成立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三民主义不断完善。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得以部分实现,这样三民主义不仅是理论而且得到实践,三民主义理论也依据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提出系统、具体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方针。

1924年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发展出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民族革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就是其誓词中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第一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第二就是建立民族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后期孙中山又提出五族共和,国内各族团结一致,在平等基础上把汉、满、蒙、回、藏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

但是这个民族主义可以看出它只反对封建帝制,并不反对帝国主义,可以说他的革命并不彻底,所以在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时,他就认为民族和民权主义达成,结果被北洋军阀篡夺。

民权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口号中的“建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他提出主权在民,他在民国政权结构体制中提出五权宪法,在西方的三权分立(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外,又提出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今天的台湾伪政府就是采用这套制度,被称为一府五院,一府指总统府,五院即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

不过最近消息显示台湾将要裁撤考试院和监察院。我国当前的政体没有分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权力,我国的一府一委两院(一府即中央人民政府也就是国务院,一委即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全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

民生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革命,有两大经济纲领,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宗旨在变革旧的土地制度,实现“土地国有”,以避免工商业发达后土地涨价而出现贫富对立的社会问题。

“节制资本”宗旨是借助国家力量遏制私人资本的膨胀和垄断,实现资本国有,以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同时他认为民生主义包含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与共产主义对比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异同。

相同部分。这就是两个主义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的基本政纲。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个政治原则,同共产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这些相同,并由于三民主义见之实行,就有两个主义两个党的统一战线。忽视这一方面,是错误的。

不同部分。则有:

(一)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相同。共产主义的全部民主革命政纲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如果它不补足这些,并且准备实行起来,那对于民主政纲就只是基本上相同,不能说完全相同。

(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共产主义于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于最低纲领之外,还有一个最高纲领,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纲领。三民主义则只有民主革命阶段,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它就只有最低纲领,没有最高纲领,即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纲领。

(三)宇宙观的不同。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

(四)革命彻底性的不同。共产主义者是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即有革命彻底性。三民主义者除了那些最忠实于革命和真理的人们之外,是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讲的和做的互相矛盾,即没有革命彻底性。

思考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写道: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之时,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出孙中山先生的四大精神: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曾经对我们国家有着重大影响,

但是事情总是发展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年,在今天这个社会已经不无法指导实践了,必将被更先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取代,即便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伪政府,从2000年起大学联考就不再考三民主义,台湾大学的三民主义研究所也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所,台湾的大学中也没有了三民主义研究所。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点远,距离共产主义就更远了,最后就用孙中山的一句话做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