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东晋大臣右军将军江州刺史:桓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2024-03-05 07:46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东晋大臣右军将军江州刺史:桓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东晋时期将领、名士、音乐家,丹阳尹桓景之子。

富有军事才略,参谋州府军事,迁大司马(桓温)参军事。出任淮南太守,御敌有方,迁建威将军、历阳太守。太和六年(371年),联合谢玄打败前秦将领王鉴和张蚝,受封宣城县子,迁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建元十九年(383年),参加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天王苻坚,进封永修县侯,加号右军将军。太元九年(384年),迁江州刺史,治理有方。入为护军将军,卒于任上,追赠右将军、散骑常侍,谥号为烈。

平生善于吹笛,宿有“笛圣”之称,笛谱改编成琴曲《梅花三弄》,桓伊唱的挽歌与羊昙唱的乐歌、袁山松唱的《行路难》辞,时人称为“三绝”。

image.pn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桓伊十岁时,随父宦游蒸湘,寓居云绵庵,读书习武,观梅吹笛。 桓伊有军事才略,聪慧过人,简朴率真,为王濛、刘惔所器重,多次参与各州府军事,累迁至大司马参军。 当时前秦强盛,边郡多战事,朝廷选拔能御敌边疆的将帅,桓伊当选,被任命为淮南太守。因抚军御敌有方,晋升为都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太守,淮南太守之职依旧保留。

累功升迁

太和六年(371年),前秦派王鉴及张蚝领兵救援据守寿春的叛将袁真之子袁瑾,桓伊与谢玄联合打败了他们,以战功封为宣城县子,又晋升为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桓伊治理豫州十年,安抚边郡百姓,甚得人心。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部南侵,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道在淝水一带大败苻坚,以战功封为永修县侯,晋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做袍表的布帛千端。

高歌进谏

太元八年(383年),谢安女婿王国宝专权擅利行为不检,谢安讨厌其为人,常对他加以约束限制。 王国宝因而忌恨谢安,便挑拨离间,使孝武帝与谢安之间疑心渐重,矛盾愈深。 一次,孝武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于旁。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顺从,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愚臣弹筝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乐调,配合歌唱,请允许愚臣弹筝歌唱,并请一人来吹笛。” 孝武帝欣赏其乐调和谐通畅,便命令内宫歌妓吹笛伴奏。桓伊又说:“内宫歌妓与愚臣必定配合不好,愚臣有一奴仆,善于配合吹奏。” 孝武帝更加欣赏其性情的放达直率,便允许他召来奴仆。奴仆吹奏笛子,桓伊便弹筝而歌唱《怨诗》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歌词委婉凄凉,表达出曹子建受到皇帝猜忌,无法排解忧伤的无限愤懑之情,这与当时谢安的处境非常相似。谢安作为这支曲子的诉说主体,感慨万千,不禁抽泣流泪以致沾湿了衣襟,他起身坐到桓伊身旁,用手理顺桓伊的长须道:“仅就此举足见足下不同于常人!”而孝武帝听到这样的进谏,面露愧色,感到十分内疚。

治理江州

太元九年(384年),桓冲去世,朝廷任命桓伊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职号不变,持符节。 桓伊到江州镇所,以为边境平静无战事,应以宽慰抚恤为当务之急,便上疏朝廷认为江州虚损过大,加上连年歉收,如今所剩住户只有五万六千,应合并小县,免除各郡拖欠的官米,将州府治所迁到豫章。 朝廷诏令将州府治所移迁到寻阳,其余主张皆依从桓伊。桓伊理顺荒政,拯济抚恤灾民,深受百姓信赖。在地方任职多年后,朝廷征召回京,拜官为护军将军,以右军府中千人跟随桓伊,配备到护军府中。

桓伊后来在任内去世,朝廷追赠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