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李自成如果战胜清朝建立新王朝的话 历史会不会更好一些

2024-04-19 19:59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李自成如果战胜清朝建立新王朝的话 历史会不会更好一些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闯王李自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打下了北京城,从法理上来讲,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已经可以算是接过历代王朝的接力棒,成为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朝代了。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王朝的存在的时间,却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短。以至于在历史学上,也从来没有谁真的将其当作一个朝代来看待。

农历三月十五,李自成入北京;三月十九,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四月二十二,山海关吴三桂正式投降于满清,李自成大军战败;次年五月,李自成死于湖北九宫山……

这一切,快的难以想象!

自崇祯二年参加起义开始,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仗,期间几经生死,最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靠着逃入深山活了下来,后来却仍是东山再起。那么,为什么李自成在打下北京之后,正处于最巅峰的时候,却反倒会一败涂地?

如果当年的山海关大战当中,最后是李自成方面取得了胜利,会不会就能扭转最后满清入主中原的解决?让中国近代不再积弱,避免了被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呢?

在思考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搞清楚,李自成为什么能成功打下北京?

和历代成功建国的开国君主不同,李自成的成功,其实是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在里面。甚至可以说,李自成能占领北京,九成以上靠的,全都是运气。

在李自成入京之前,作为正统的明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庞大而腐朽的官员体系人,让这个王朝如同一架停在悬崖边上的马车。而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其实只不过是将这辆马车,轻轻向前推了一下。

在明朝最后的十几年里,除了人祸之外,天灾也从来不少。

自崇祯五年开始,整个中原大地上,几乎年年都会遭遇天灾。干旱、洪涝、瘟疫等等,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就连李自成自己,也是因为明朝削减驿站丢了饭碗,才走上起义的道路。客观来说,李自成手下之所以能汇集那么多农民军,其自身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腐朽的明王朝,在源源不断的给李自成输送兵源。

实际上,在明末的诸多势力当中,李自成其实远称不上最强。而且和当年建立明朝的朱元璋相比,两者虽然同是农民军出身,但李自成却远没有朱元璋那么牢固的后方。

就算打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其实依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打下这座城。所以才会选择,向崇祯政权谈判,希望可以将西北分封给自己。

奈何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李自成自己也没想到。

当时的北京城内,正在闹严重的鼠疫,守卫京城的军队,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北京城内,因鼠疫死亡的人口,至少超过五分之一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自成才能如此轻松的打到北京城下。

而在兵临城下之后,城内竟选择直接开城献降。李自成的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占领了北京城。

然而,人的运气不可能一直好下去。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城,过程虽然顺利,但也几乎用光了所有的运气。

李自成刚刚占领北京后不久,因为种种原因,位于山海关前线的总兵吴三桂,直接打开城门,放清军入关。此时李自成刚刚在北京登基,脚跟都还没有站稳,仓促之下,率军前往山海关迎战。

这一战,李自成输的一塌糊涂。

关于这一战李自成战败的原因,可以写出一份十万字的论文来。但如果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两点:一个是李自成运气太差,一个是麾下农民军实力不行。

运气方面,因为是仓促迎战,使得李自成方面根本没有太多准备。大战的几个最关键的机会,李自成方面无一例外,全都没有抓住。而且更要命的是,因为当时北京城正在闹鼠疫,导致农民军入城后,同样沾染了鼠疫,战力大打折扣。

而在战力方面,李自成方面,大部分都是未经训练的农民军,而且以步兵为主,再加上鼠疫的影响,战斗力极弱。满清和吴三桂的联军,则是以战力极强的正规军为主,骑兵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

李自成这边,人数虽然占优,但从实力上来说,其实远不如满清。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方面虽然惨败。但从整体实力上来看,不管是人口还是地盘,都要远胜其他对手。

但是,接下来的战争,却几乎完全就是一面倒,李自成的军队,完全就是被压着打,再没有胜利的机会。

之所以这样,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李自成根基不稳。

地盘虽大,但根基不稳,大风一来,自然如空中楼阁。

同样都是农民军,我们可以将李自成和朱元璋对比一下。

朱元璋当年,地盘虽小,但却经营的非常稳固。这一点在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当中,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根基够稳,在最危急的时候,朱元璋四万军队,面对陈友谅六十万军队,可以在南昌坚守超过八十五天,为后来朱元璋的胜利,奠定牢靠的基础。

换做李自成,别说八十天,八天都未必守得下来。

除了地盘上的经营以外,在麾下人员上,李自成一样差了太多。朱元璋麾下,不管是谋臣还是将领,有名的可以信手拈来。但李自成麾下……好像能叫出名字的很少。

当然,根基不稳这件事,其实也和当时的时局有关。不过,有一点我们别忘了,在占领北京城仅仅四年之前,李自成还是被打得躲进山里,才能侥幸活下来。后面四年,虽然能称得上是顺风顺水,但总的来说,时间太短,也不足以让李自成建立起牢固的后方。

正是因为这样,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很多投降他的明朝官员,压根就没动地方,该是哪里的官还管哪里。等到李自成战败后,这些当初投降的官员,又摇身一变,再次投降了满清或者南明政府。

没有根基,成了李自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当然,既然是做假设,我们也可以讨论一下,如果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中胜出,打败了满清军队,那后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结果,恐怕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当时明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还是极强的。以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就算打赢了清军,一样很难在短时间内南下,统一南方。所以有很大的可能,中原会再现南北朝割据的局面,直接南北分裂。

就算李自成能同时打赢满清,而且还能南下一统中原,接下来几百年里,恐怕依然不会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中国近代积弱的局面,仍是有大概率出现。

因为中国近代积弱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在于是谁坐上皇帝的宝座,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思想和白银。

在思想上,中国古代政府始终坚持儒家思想,认为只有我们所在的这一块地方,才是天下正统,其他地方,都只是蛮夷之地,不愿意多加理会。这一点,就算李自成成功建国,依然不会有太大改变。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白银。

在中国明清时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令后人扼腕叹息的局面,就是闭关锁国。但如果从当时的社会局面去看,我们却会发现,越是英明的帝王,就越会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这是因为,中国不是产银国,银矿很少。

明末清初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葡萄牙人从南美运来了大量的白银,用不能吃只能花的白银,买走了中原生产的大量物资。当时的人不懂贸易,更不懂设置什么关税。所以,只要不锁国,当时就会面对外族用白银买走大量物资的局面。

白银可以花,但是不能吃啊!

另外,我们也可以对比一下,当年李自成生活的年代,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在发生着什么。

1506年,明朝正德皇帝登基,同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543年,著名奸臣严嵩开始独揽大权,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1606年,李自成出生,同年,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也出生了。

1643年,李自成正准备进军北京的时候,牛顿出生了;

……

所以,就算李自成能打败满清,估计也很难改变什么,而且大概率会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