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于禁是曹魏重臣,为什么会投降关羽?

2023-08-08 21:01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于禁是曹魏重臣,为什么会投降关羽?

在古籍《三国志》中,魏国重臣,也是名将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以及徐晃被共同列在了一个传里,作者的意思很明显,他们5人都是战功赫赫之人,为曹氏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随便拿出一位来都算得上是“汉末名将”。

这5人在后世也慢慢演变成了大家熟知的“五子良将”,要说这5位,一辈子都算得上风风光光,可其中一位却有个一生难以抹掉的“污点”,他就是于禁。

于禁很早就为曹操效力,是典型的宿将,同时曹操对他也相当的信任,可就在襄樊之战中,他由于不敌关羽,选择了投降,一下从曹氏的重臣变为了阶下囚,这带来的影响之大,足以震惊曹氏集团。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于禁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于禁人生的转折点

1、于禁的无奈选择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东汉建安24年,即公元219年,这一年于禁和曹仁、徐晃、庞德等人一起抵达荆襄之地,负责曹魏统治区南部对荆州方向的防御任务。

没多久,刘备集团的大将关羽就率领军队开始北上,试图向曹军发动攻势,为了应对关羽,于禁等人开始分兵予以抵抗。

其中徐晃驻守在宛县,于禁和庞德驻守在樊城外围,曹仁本人则屯兵襄樊城内,三方形成掎角之势,可以相互侧应,樊城外的于禁手下号称“七军”,按照当时的军队编制来看至少有数万人,因此实力非常强大。

image.png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突然天降暴雨,河水大涨,曹军受灾严重,这是北方军队始料不及的,面对突发状况,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情急之下,于禁率众到高处躲避,却发现有人乘船向自己发动了进攻,这不正是关羽吗!当时关羽有水军,而于禁没有,这仗根本没法打,所以无奈之下于禁选择了投降,而和他一起的庞德力战而死。

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很是感慨,流着泪说:“于禁跟了我30多年,如今危难之际却不如庞德”。

于禁的投降对曹军的士气打击很大,如果不是曹仁选择死守城池,估计曹军会败的更惨,到时候不仅仅是荆襄保不住,甚至会威胁到许都南部地区的稳定。

image.png

2、受尽屈辱的将军

于禁投降之后,被关羽安排送到了江陵,但没过多久,荆州就易主了,包括江陵在内都成为了孙权的地盘,这意味着于禁从刘备的俘虏变成了孙权的俘虏,那么孙权如何对待他的呢?

孙权当时和刘备因为荆州决裂,为了防止双线作战,有意讨好北方的曹操,因此他没有把于禁当做俘虏来对待,反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孙权甚至还没事就邀请他一同出游,欣赏一下荆州的美丽风景。

有一次孙权和他骑马同行,被江东的谋士虞翻看到,这可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当年诸葛亮下江东打算促成孙刘联盟的时候,他就没少下了绊子。

虞翻看到于禁,直接破口大骂:“你个投降的俘虏,竟然敢和我家主公并行,还要不要脸了?”不只是骂,虞翻还抄起鞭子上去打了于禁,要不是孙权及时喝住,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

后来,虞翻还在宴席、会议等场合多次公开侮辱于禁,总之,于禁在江东是受尽了白眼,奈何于禁也是一代名将,寄人篱下过着如此生活,也真是悲催。

二、于禁的最后结局

1、或死于愧疚

曹操活着的时候一直以“汉臣”自居,可他去世后儿子曹丕袭承了王位,并进一步逼迫汉献帝“禅让”,至此汉王朝灭亡,曹魏政权建立。

孙权为了讨好曹魏,一方面上表称臣,另一方面把包括于禁在内的曹军将士归还,黄初2年,也就是公元221年,于禁抵达洛阳,曹丕亲自接见了他,据说这个时候的于禁已经面容憔悴,满头白发。

他见到曹丕后十分羞愧,痛哭流涕,不过曹丕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以晋景公和荀林父的故事对他进行勉励,并册封他为安远将军。

如果于禁的结局就这样了,或许还不错,也会令后人佩服曹丕的胸襟,但事实上,曹丕远没有父亲曹操的胸怀,虽然表面上安抚了于禁,还进行优待,暗地里小动作却一直没断过。

曹丕下诏让于禁出使东吴,还让他在出行前谒拜曹操陵墓,结果一进陵墓的祭室就发现墙上有一幅画,正是当年的樊城之战,画中有威武的关羽,有宁死不屈的庞德,当然也有跪着乞降的于禁。

没错,曹丕就是有意刺激于禁,结果他看完后大愧,不久后就积郁而亡,于禁死后被曹丕谥为“厉候”,这可不是个光荣的谥号,充满了羞辱的意味。

2、于禁一生悲剧的原因

在“五子良将”中,张辽、张郃、徐晃都属于降将,于禁和乐进一开始是中下级将领,他们5人的崛起证明了曹操的眼光,和不拘一格用人的特点。

本来在他们之中于禁身上的光环最多,比如战场上往往不是担任先锋就是负责垫后,这说明曹操对他的信任,每次遇到恶仗、难仗的时候,于禁也都奋勇向前,履历功劳。

他个人在军中更是不寻私情,敢于从严治军,人品也是公认的好,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他在曹操时代就成为了左将军。

可是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却让他晚节不保,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大慧认为是不科学的,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不仅仅是曹魏里的张辽、张郃等人,蜀汉的关羽、姜维其实都有过投降的经历。

大家各为其主,也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跳槽”在当时应该不算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也和民族大义无关。只能说历史对他强加的东西太多,且他投降后又返回曹魏,还遇到了心胸狭隘的曹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