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淳于髡是如何讽齐王的?他与邹忌有什么不同?

2023-09-10 01:10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淳于髡是如何讽齐王的?他与邹忌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淳于髡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我国古代的宫廷中有一类人,他们身份地位不算高,但却是宫廷中难得具有言论自由的人,他们被称为弄臣。在历史记载中,弄臣也有不同类型,有的人是仅供君主逗乐的,还有一类人,则是以幽默的语言委婉劝谏君主,淳[chún]于髡[kūn]就属于后者。(注:淳于髡复姓淳于,名髡)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而淳于髡与邹忌也刚好是同一时代的人,此二人都以讽谏齐威王而得名,若说区别,或许就在于邹忌身高8尺以上(若按照战国时一尺约为现在的23.3厘米,取整以8来算的话,邹忌身高至少可达184.6厘米),外表英俊,而淳于髡不满7尺,外表其貌不扬。

image.png

邹忌修八尺6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弄臣,他身材矮小,而且由于受了“髡刑”,被剃去了头顶的一圈头发,成了光头,所以相貌看起来就显得丑陋,以至于后来他实在娶不到媳妇,只好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但正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又处于底层社会的人,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以幽默的语言讽谏齐威王,使齐威王从沉溺声色转为励精图治,从而使齐国变得愈加强盛。

齐威王初登王位时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好君主,所以当时的齐国实力强劲。过了没几年,齐威王就开始沉溺声色,不理国事。君主都不理朝政了,齐国的臣子也开始偷懒,这样一来,齐国国力很快开始衰落,许多诸侯国都对齐国虎视眈眈。

image.png

淳于髡实在看不下去这种状况,他知道齐威王喜欢猜迷,就对齐威王说:“大王,齐宫里有只大鸟,在三年时间里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齐威王回答他:“这只鸟只是暂时没有飞,它飞起来能直上云霄,叫起来能震惊世人。”自此,齐威王励精图治,开始整肃朝政,积极纳谏,没过多久,齐国又重新恢复了以前的实力。(这也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版本之一)

淳于髡除了要劝谏齐威王,他还担负着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的重任。

有一次,楚国派大军入侵齐国,齐威王没办法,便派淳于髡去赵国求助。求人帮助当然需要带点礼物表示一下诚意啊!但齐威王有些小气,他只给了淳于髡一百斤黄金和十辆马车,让淳于髡带着这些东西去给赵王。

淳于髡见了,什么也没说,却突然间笑了起来。齐威王纳闷:“先生为何发笑?”淳于髡回答:“我今天来大王这里的途中遇见了一个农民,他拿着一杯酒和一只羊蹄,向上天祈祷,不仅想要发大财,还想获得大丰收。大王觉得,他用这点东西,想换来巨大财富,是不是很好笑呢?”

齐威王听完,感到十分惭愧,便给了他两万两黄金,一百辆马车,二十个白璧。赵王为齐国的诚意所打动,当即派十万援兵支援齐国,楚国见势不妙,立刻退兵。淳于髡凭着他过人的机智再次救齐国于水火之中。

image.png

淳于髡不仅仅只是一个弄臣,除了具有幽默的语言,他还有广博的学识与政治才能,在邹忌拜相后,淳于髡带领稷下学宫中七十多名有贤能之士向邹忌提问题,使邹忌开始思考变法图新;一代大儒荀子在稷下学宫游学时,也曾向淳于髡请教,而法家学派所倡导的“礼法并用”思想就出于荀子。

淳于髡虽出身卑贱,最后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被齐威王尊为卿大夫,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辅佐齐威王改革求新,还与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互相切磋,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完善。无论是作为一名劝谏者还是作为一名思想家,政治家,淳于髡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也告诉我们,劝人,如果找对方法和技巧,便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