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农民”教授杨文钰的耕耘与收获

2024-06-20 04:30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农民”教授杨文钰的耕耘与收获

出现问题时,科研工作者就应该去解决问题,而不能让它阻拦我们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只要这项技术意义重大,再大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10月25日,杨文钰随四川代表团返蓉后的第二天下午,他一边带记者快步走向办公室,一边讲述自己接下来的行程,除了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他还准备到各地下田,看看大豆的长势收成,“该去看我的大豆了,现在有些地方大豆长得还不错,金黄的一片出来了。”

今年,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63岁,1982年从该校毕业后,他继续留校耕耘了40年,从任教到陆续担任农学系副主任、农学院副院长、学校副校长。2019年,杨文钰退出副校长岗位,全面转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最近是收获期,也是测产的关键期。把技术总结好,为明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做好准备,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说起自己专业上的事,他的眼角眉梢满是喜悦。

杨文钰在河北藁城试验田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

“顽固”的研究员

1978年,杨文钰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于1987年赴英国进修,1988年回国后从事化控技术研究。2000年前后,他发现四川丘陵旱地盛行小麦、玉米和甘薯间套作,水土流失严重,于是想到了用大豆代替更耗地的甘薯。进入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也需要更多的玉米大豆作饲料。杨文钰认为,用“麦玉豆”替代“麦玉薯”是比化控技术更为国家所急需的技术,所以迅速调整了研究方向。

“近年来,我国大豆大量依赖进口,自给不足,这已成为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问题,所以我更加坚定了这个研究方向。”杨文钰说。

从化控技术转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后,杨文钰带领团队花了十年才攻破了这一课题的关键核心技术。谈起攻克难关的种种经历,杨文钰很笃定:“我坚信这个技术会成功。出现问题时,科研工作者就应该去解决问题,而不能让它阻拦我们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只要这项技术意义重大,再大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相较技术难题,更困扰杨文钰的是人们观念上的问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向老祖宗借的学问”,间套作技术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杨文钰和他的团队虽然创新了技术,却仍不被看好。有科研人员称这项技术是进不了大田的理论设想:“在复杂的间套作种植方式下,虽然有增收效果,但不能实现播收机械化,更难以获得规模经营主体的青睐,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雍太文从2001年起跟随杨文钰进行技术研究,如今,他已是四川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但他记得,自己博士毕业之初,曾多次被劝说改变科研方向。不仅是他,有科研人员甚至托人给杨文钰带话:“不要去搞这个,没前景。”

杨文钰不这么认为,他鼓励团队成员说:“传统思维下,我们所做的任何成果都会受到质疑甚至否定,只有建立高产示范样板,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看法。”

为了证明团队研发技术的实际效果,也为了争取到项目资金和更大范围的认可,杨文钰从2003年起就带团队打造高产示范田,每年邀请专家、领导和种植大户到示范田参加现场会,亲眼看看作物长势和效果。在此期间,团队曾多次邀请某领导实地考察,并为其讲解该技术与传统间套作技术的不同及其前景。多次考察后,该领导改变了原有的看法,开始着手为项目争取推广方面的政策支持。

然而,就在团队有望争取到一项国家补贴时,该领导离开了岗位。新上任的领导对这项技术不甚了解,相关政策支持也就没了下文。“不断有新的人凭借过去的经验对我们提出质疑。为了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我们只能一遍遍宣讲,打造更多示范田。但不管多么困难,我都会一如既往往前走。”杨文钰说。

从2007年开始,眉山市引进杨文钰的研究团队,在仁寿县建立试验田,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010年,四川雨水丰富,不少地方的玉米一下子蹿到了三米多高,杨文钰到仁寿观测玉米大豆长势,站在玉米地里,只有玉米的一半多高。由于玉米过高,大豆基本无法生长。紧接着,他赶到简阳,状况如出一辙。一路观测下来,他心里直打鼓,到了南充,杨文钰才看到了株高适中、果穗饱满的玉米和长势健壮的大豆,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在这之后,他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了选择玉米品种的要点。“你看,有点阴影,只要坚持,一下子就过去了,光明就来了。”杨文钰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文钰和团队的坚持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认可。该技术连续1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并在2013年中央农办出台的一份农村要情报告中得到了专门肯定,报告称其“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0年、2022年,该技术两度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杨文钰(右二)带领团队在河南永城对玉米大豆测产。

执着的“老农民”

要真正推广技术,除了团队成员打造示范田,让种植户自己接受、运用这项技术也颇为重要。2021年,遂宁市安居区丰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奉光荣经当地农机站长介绍,结识了杨文钰团队的雍太文,并同意尝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自己流转的200多亩土地里种上了玉米、大豆。不久后,杨文钰到奉光荣所在的石洞镇双祠堂村调研考察。

奉光荣对当时的情景印象很深刻:“杨教授一来就笑嘻嘻地向我伸出手,问‘你就是奉老板呐’,然后和我牵着手一边走一边聊,一点架子都没有。”

奉光荣是一名老农机手,从事农机作业近35年,对于农机和农业也有自己的思考。与杨文钰交谈的过程中,奉光荣“感觉遇到了知音”,两人聊得越来越起兴,他也放下了最初见“专家领导”的拘谨,开玩笑说:“杨老师,你跟个农民一样。”杨文钰回答:“你娃儿晓得啥子哟,我都干了好几十年了。”

此后,奉光荣与杨文钰见面并不多,但遇上难题时,奉光荣常常在微信上向杨文钰请教。在打药、追肥等关键期,他也时不时能得到杨文钰对相关技术要点的指导。

不过,在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之前,奉光荣对玉米、大豆的这种新型种植技术还是心存疑虑——根据他的经验,45至50厘米才是比较合适的窝距,太密的话果实长不大。听了杨文钰、雍太文的解释,他按15厘米窝距种上作物后,对收获的预期也并不高:“当时我看土地的开垦情况,我估计每亩能收200至300公斤玉米,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数字了。”

令奉光荣没想到的是,最后在收获测产的时候,最好的地方每亩能收获近500公斤玉米、140公斤大豆,每亩纯利润1100元至1200元,“比种水稻挣钱。”这样一来,同村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纷纷找奉光荣“取经”,询问种植玉米、大豆的作物间距、技术要点。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鼓励各地出台撂荒地复耕复种补助政策,对复耕复种撂荒耕地的农户和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各地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更让当地种植户充满信心,还有人表示:“哪怕政府不拿钱补贴,我们自己也要把荒山开出来,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玉米大豆。”

可是,一些地方的成功示范并不能打消所有人对这项技术的疑虑。杨文钰看到,在今年各地出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案中,有的地方自行把每亩减少了500—800株玉米。“种植株数减少,最终的收成当然也会降低。种植户不严格按照我们研究出的技术参数种植,最后看不到好的效果,反过来又会对这项技术产生疑虑。”杨文钰对此表示担忧。

为了保障种植技术按标准落实到位,目前,杨文钰的团队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片包干,负责技术指导。播种前做培训,播种期间巡视指导,每逢农忙,杨文钰和团队成员几乎全在全国各地的农田里。

2003年至2021年,杨文钰和团队坚持通过建立示范田、为种植户无偿提供技术培训的方式推广技术。截至去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四川累计推广面积5758万亩,遍及61个县市,技术覆盖率75%以上;在全国累计推广966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35亿元。

去年河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团队在河南的一些基地被淹了。杨文钰牵挂作物长势,到河南受灾的各个地方考察。“当地有的农户知道玉米、大豆被淹了,但不清楚具体受灾情况。杨老师到了就直接下地,基本上每块地都进去转了一遍。”杨文钰的博士生杨欢回忆说,一些玉米地里有锈病,杨文钰在作物间来回穿梭,走出玉米地时,纯白的T恤已经被染成了红色。“对于玉米、大豆的收成,他甚至比农户还要关心。”

杨文钰接受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专访。

“无情”的严师

在种植户们的眼中,杨文钰是个平易近人、耐心细致的农民专家,开得起玩笑,也经得起反对和批评。而在学生们眼中,杨文钰是一名典型的严师,大家都有点怕他。

“老师一个月30天可能在30个不同的地方搞技术指导,在飞机和高铁上抽时间看材料、写文章早就成了习惯。”杨欢表示,导师严于自律,对学生们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一开始跟着导师去外地调研指导时,杨欢在飞机上坐着,没把文献拿出来看,杨文钰就有些生气,说:“飞机上两个多小时,不看文献,你在干啥子哟?”久而久之,杨欢也养成了利用碎片时间看资料、翻文献的习惯。

除了学术理论,杨文钰也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杨欢告诉记者,自己在实践中也没少挨骂。他记得刚加入课题组那会儿,自己跟杨文钰去河南某地的示范田考察,因为不想干活,所以戴着帽子站在一旁看其他人下田。杨文钰注意到他,喝斥道:“你在旁边干站着干吗?你不下地,不参与种植,怎么知道问题可能出在哪些环节?”

在导师的鞭策下,杨欢渐渐成长起来,能够独立出省进行种植试验,并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最后,学生们养成了习惯,每周都按要求把试验点位的情况拍照发给杨文钰,在播种等关键的技术环节,更需要每天向他汇报进度。

“如果没有及时汇报,每晚8点左右,杨老师就会一个点一个点地清,挨个给点位上的学生打电话,很有压迫感。”杨欢说。

事实上,杨欢也一度不理解导师的做法。在他看来,在四川地区种好玉米、大豆就行了,在全国推广技术费力不讨好。他记得导师有一次在外地进行无偿技术培训时,坐在下面的农户们窃窃私语,言语间流露出对这项技术的不以为然;他还记得自己在外驻点时,条件艰苦,一些村民在周围看热闹、看笑话,并不感谢他们提供的无偿指导。

杨欢怕挨骂,平时不敢提出这些疑问。只有在饭后陪杨文钰散步时,师生俩相对放松,杨欢才渐渐通过导师的话明白了推广技术对于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的意义。

杨欢坦言,自己曾想过读了硕士就找工作,但现在改变了想法,会继续从事相关工作。“虽然觉得辛苦,但我实实在在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更重要的是,看着农民的态度从不理解、不认同转变为真心叹服,看着越来越多按照指导种地的种植户因丰收露出笑容,我越来越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研究的价值。”杨欢说。

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逐渐受到认可,团队不断扩大,大家的干劲、冲劲也越来越足。此次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赴京参加大会,杨文钰进一步坚定了信念,也为团队成员打了一针强心剂:“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员令,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大政方针,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让我们未来更有奔头,不断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0月27日下午,团队成员给参会归来的杨文钰送上了一份“迎接礼物”——一大把从田间采摘回来的大豆,以及巴中市恩阳区测产大豆亩产达到187.9公斤的好消息。杨文钰抚摸着大豆,连声说“巴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