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唐玄宗长子李琮因面部被抓伤无缘太子之位

2024-07-15 05:02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唐玄宗长子李琮因面部被抓伤无缘太子之位

李琮本名李嗣直,是唐玄宗的庶长子,生母为刘华妃。由于玄宗的发妻王皇后没有子嗣,所以李琮自幼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等到唐睿宗复辟后,他便以皇孙的身份被封为许昌郡王。唐睿宗复辟仅2年时间,便将皇位让给太子李隆基,后者由此成为皇帝,是为唐玄宗,时在先天元年(712年)。

唐玄宗登基后,在铲除姑母太平公主的同时,也在思考册立储君的事宜。因为没有嫡子,所以按照长幼次序,李琮理应被立为储君。但非常可惜的是,就在李隆基登基之前,李琮在苑中打猎时不慎被豽(猴类动物)抓伤面部,形象为之大毁。正因如此,唐玄宗认为李琮的形象不堪为人君,最终将次子李瑛(赵丽妃所生)立为太子。

虽然无缘成为太子,但李琮也得到了唐玄宗的“补偿”,在后者登基的同一年,便被加封为郯王。此后20余年间,李琮先后担任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遥领)、太子太师、司徒等职务,并进封为庆王,虽然并没有建立特殊的功勋,但每每在政局微妙之时被人利用,影响力不容小觑。

唐玄宗长子李琮因面部被抓伤无缘太子之位

李瑛

原来,李瑛虽然当上了太子,但地位并不稳固,尤其是随着母亲赵丽妃失宠、武惠妃专擅宫闱后,他的储位便变得愈发岌岌可危。王皇后因为“符厌事件”被废黜后,武惠妃因为谋夺后位失败,便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李瑁身上,想助其夺得太子之位,然后再借助他,帮助自己谋得皇后或太后之位。

武惠妃既然想把儿子扶上位,那么此时占据储位的李瑛,便不得不予以铲除。为此,武惠妃便与女婿杨洄、心腹李林甫等人密谋,以宫中有盗贼为由,召唤李瑛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两位皇子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缉盗”,但在后者如约入宫后,却又诬陷他们意图“谋反”。随即,武惠妃等人鼓动唐玄宗处死李瑛等三人,时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

李瑛等人遇害后,李瑁本应获得储位,但此时唐玄宗却对“一日杀三王”事件深感懊悔,并隐隐察觉到武惠妃等人的阴谋。为了不让武惠妃、李林甫的阴谋得逞,唐玄宗便便拒绝他们的建议,而是立皇三子李玙(唐肃宗李亨)为太子。对于这样的结果,武惠妃当然是愤恚不已,所以没多久便一命呜呼。

与此同时,作为构陷李玙养母(王皇后)、庶兄(李瑛)的帮凶,李林甫对前者夺得储位的结局既不满且忧心,非常害怕他称帝后会报复自己。正因如此,李林甫便百般构陷李玙,必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唐玄宗晚年怠政,对李林甫盲目信任,对于他的搬弄是非难免会有所轻信,为此曾贬窜过太子的妻兄韦坚,并迫使他与发妻韦氏离婚。

唐玄宗长子李琮因面部被抓伤无缘太子之位

李隆基

李林甫除去韦氏兄妹后,又派人拷打济阳别驾魏林,让他诬陷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意图拥兵作乱,扶立太子为皇帝。据此,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大进谗言,声称太子勾结藩镇意图谋反,并劝皇帝改易储君。好在唐玄宗此时并未彻底糊涂,深知太子不可能做出此等谋逆之事,遂拒绝了李林甫的提议。

李林甫穷极无奈之下,便将庆王李琮拎出来,以“非有大勋力于宗稷,则莫若元子”为由,请求皇帝将其立为太子。“林甫数危太子,未得志,一日从容曰:‘古者立储君必先贤德,非有大勋力于宗稷,则莫若元子。’帝久之曰:‘庆王往年猎,为豽伤面甚。’答曰:‘破面不愈于破国乎?’帝颇惑,曰:‘朕徐思之。’然太子自以谨孝闻,内外无槊言,故飞语不得入,帝无所发其猜。”

经此一事,李玙的储位算是稳定下来,而李琮也就此彻底与储位绝缘。此后十余年间,李琮又进位为司徒兼太原牧,地位达人臣之极。天宝十一载(752年)五月,李琮因病离世,死后被追谥为靖德太子,并葬于渭水之南细柳原。

4年后(756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因感念先前跟皇兄李琮关系要好,便追谥他为奉天皇帝,并追封皇嫂窦氏恭应皇后,用帝后礼节将他们改葬于华清宫北,号称齐陵。就此,生前与太子之位绝缘的李琮,却在死后迎来身份的大升级,一跃而成为皇帝,若他泉下有知,当深感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