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2023-10-25 20:06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记得上学时,历史课本中提到过阳明心学,把它定义为唯心主义。

当时也没有机会多想,也就把王守仁这个人略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明白,人若想改变,必须从心地上改。

后来从网络小说中比较详细了解到阳明心学,从此我对心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读《王阳明全集》时,虽然写得平和质朴,却常常不觉泪下;读完《大学问》和《传习录》后,对于阳明先生更是惊为天人。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自1508年龙场悟道后的五百年来,阳明心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东方世界;更像一场精神风暴,从人心处着手,摧枯拉朽般改变了整个旧世界。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维新变法,无数事实证明,其领导者都是名副其实的心学门下,他们的指导思想都是阳明心学。

尤其在日本,精通心学的多不胜数,明治维新的前三杰与后三杰,日俄海战中取得胜利的东乡平八郎,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

为何阳明心学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广受重视,在中国却不痛不痒?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历史的魔障,逃不开的因果。凡是生命力顽强的新生事物,很难在本时代的本土发展壮大。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没有人愿意接受,却在汉朝以后,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佛教源于印度,现在的印度却没有佛教,反而兴盛于中国和东南亚;

巴黎公社短暂的新生,苏联短暂的巅峰,最终却在中国开花结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阻碍就越大,中国却集四次工业革命于一身。

这么多顽强的事物都集中在中国,想到这里我惊了。中国文化的兼容性有多强,已经不能用言语表述。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化解旧事物的弊端,新事物越顽强,就说明旧事物越根深蒂固,新事物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噬。心学也是如此,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理学的弊端。

但元、明、清都是理学占主导,科举考试都是以理学为蓝本。心学对于科举考试没有多大作用,若改变科举内容,更使得学子们白白十年苦读。从上到下都是心学的阻力,不能壮大也在情理之中。

二、为而不争才是上策。

如果所有人都喜欢上了同一件事物,那说明此事快到头了。只有少数人明白的才是真理。

多数人明白的,往往是世俗观念,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跟风,时间久了必然弊端尽显。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理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们学它就是为了科举考试,理学做学问的方法对不对,没有人思考。

科举考试是最公平的晋升方式,但只是为了晋升而来的,往往没有能力造福一方。最后阳明心学不得不应运而生,来化解理学的执着。

若化解不了,只能解决,而解决的方式往往不会太友好,尤其近代,连废除汉字的口号都提出来了。现在的人不也是如此吗,盲目地跟风考学、赚钱,从来没想过这一生应该做什么。

现在或将来,必然存在一种事物来化解这种风气,如果你没被化解,那就等着被解决吧。一门学问若想不断进步,不能成为普遍。

三、学术界对阳明心学的误解。

多年以前遇见过这样一道考试题:王阳明与朋友一起野外赏花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见此花不在你心外”。

你如何看待这句话?如果是选择题,那么正确答案是主观唯心主义。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不存在;你来看此花时,此花存在。如果这么想,就是把所有人当成傻子,到底存不存在,心里没数吗?

看到一个“寂”字,看到“心外无物”,就认为是唯心主义,这本身就是主观臆断。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告诉你,此花与你,同时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同归于寂”,另一种是“一时明白起来”。此时是那种状态,取决于你的心有没有动。

没看见就无从动起,别人告诉你那里的花很好看,你也不会动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看见鲜艳的花,你的心不动吗?因此才说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心学是多么活泼灵动。

还有一道考试题:问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是,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因为两者都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人们认为这两者都是为了禁锢思想。

为什么这种想法不对,简单说一句你就明白了。问心无愧叫做天理,问心有愧叫做人欲。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四、没有完善的体系,怕学生只知空想不知实干。

了解心学的著作主要有三个:《王阳明全集》,记录了王阳明一生的事迹;《大学问》,王阳明对于《大学》的解释,集中了他的思想精华;《传习录》,王阳明的语录,记录了他说过的话以及书信。

阳明心学本身是对传统儒学的导正,并非没有根基的创新,因此不需要自成体系。它吸收了儒释道三家之精华,隐约能看见禅宗的影子。

如果大肆推广,资质偏差的容易落入空想,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中下之资。虽然也有下学而上达的方法,但毕竟心学还没有完善的系统。

通过下学而上达有所成就的,也有很多。比如钱德洪,许多阳明心学的著作都是他整理的,他对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还有曾国藩,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国藩的资质一般,就是非常勤奋务实,被后世称为“半个圣人”。

阳明心学为什么不在中国盛行(现在为什么不提倡王阳明心学)

五、阳明心学也许只适合少数人。要想学习心学,最起码要有修己安人的志向。

曾经有一个人向王阳明请教致良知的学问,但王阳明告诉他,当你有了成圣之志再来问我。王阳明看出这个人没有修己安人的诚心,跟他说什么都是白说。

现代社会注重知识与专业,并不注重个人修养,表面上看心学的作用不大。大多数人忙于生活,没有那颗求学的心,就算把这门学问送到眼前,也不愿多看一眼。

王阳明最看重的,是“致良知”三个字。现在人也经常说“这人还有没有良知啊”之类的话。“良知”一词源于孟子,王阳明之后开始流行。

这也说明,心学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多人都能做事凭良心,可见社会性的思想行为早就被导正了。

既然这样,心学的存在,不如低调一些。如果想让人生之路更宽广,不妨学习一下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