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中正式步枪,为何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梦魇?威力不输三八大盖儿

2023-11-18 19:49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中正式步枪,为何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梦魇?威力不输三八大盖儿

你知道中国第一款制式步枪是什么吗?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军阀混战的割裂局面之后,中国处于“万国造”的阶段。步枪来源于英、美、法、日等10多个国家,光是种类就超过30种。在这样无法统筹使用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军队开始考虑制造军队统一的制式武器。

德国的兵工制造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口碑,于是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决定对德国最新型的1924年式毛瑟步枪进行仿造。

1935年7月,巩县兵工厂最早开始进行小批量的制造试产。因为仿制于1924年式步枪,所以此次试产的2000把步枪上印有“二四式”的字样。

如果你认为这把枪的名字是“二四式”,那就有些想当然了。“二四式”只能算是这把枪的“闺名”,真正的大名是“中正式”步枪。

那么这个“中正式”是因何而来的呢?

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对步枪仿制工作十分看重,不仅多次到工厂视察,还对仿制的具体细节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蒋介石认为德国的1924式毛瑟步枪的长度更适合欧洲士兵使用,而相对来说比较矮小的中国士兵在使用起来就没有那么顺手了。所以提出在制造“二四式”步枪的时候,枪身的长度要比原来短一些,符合中国士兵的身高。同时为了不减少步枪的近战能力,刺刀的长度要相应的加长。

经过蒋介石的有效提议之后,“二四式”步枪被国民政府以“蒋中正”的“中正”二字正式命名。

1935年10月,“中正式”步枪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从1935年到1950年,一共生产了“中正式”步枪超过60万支,并且一直服役到1980年。

量产出的“中正式”步枪在保留德国毛瑟枪的基本结构上,枪管采取短管设计,标准弹药采用的是7.92毫米的尖弹弹头。尖弹的弹头轻,可以同时保证高射速和精确度,有效射程在1000米左右。

中正式步骑枪操作简单,结实耐用。一方面具备了原毛瑟步枪的特点,枪闩前双闭锁榫、后有第三道安全榫、枪闩上有引导肋、节套有导气槽等。另一方面,在装填时使用了毛瑟步枪独有的5发式弹匣,由上方一次压装。

在节套上有导槽,左侧有供压装的凹槽。在节套下有后座力阻榫,木托中有横销以供补强,这两样装置,使节套及枪管的组合,固定在木托中,提高了射击的精确度,今日手动步枪的设计,仍然沿用。射击时,将扳手上推,旋转90度开膛,此时撞针即大部份受压缩,准备进入待击状态。

“中正式”步枪的首秀战场是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那是第一次“中正式”步枪与日军的“三八大盖儿”进行面对面的较量。

其实,从性能方面来讲,“中正式”步枪的精度和射程都不如日军的“三八大盖儿”,但是为什么“中正式”可以在抗日战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后来成为日军的主要研究对象。

“中正式”的精度和射程以及刺刀的长度可能都比“三八大盖儿”差点,唯独“中正式”的7.92毫米子弹口径要大于“三八式”的6.5毫米口径。

理论上,“三八大盖儿”的子弹在射出之后,只要不是击中了要害,基本上就还有继续作战的能力。而“中正式”的子弹是经过独特设计的,射中敌方之后会产生高速的旋转,伤口会有类似爆炸的痕迹,留下一个大洞。

1943年,日军集结了5个师攻打湘西常德。当时我们驻扎在常德的部队是已经配备了“中正式”步枪的第57师,由余程万将军所率领。常德保卫战中的日军在兵力上、武器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是仍然败给了“中正式”步枪。

后来,日军为了对付“中正式”步枪,专门在“三八式”的基础上研究制造了“九九式”步枪,并且也改用了7.7毫米的大口径尖弹头。

“中正式”步枪虽然威力巨大,也是中国士兵们喜爱的一把步枪。但是当时中国爆发了全面抗战,“中正式”步枪没有办法保证制造出来的步枪质量,所以批量生产也就只能付诸东流。

“中正式”步枪在朝鲜战争后,就退居二线,主要装备在民兵部队中继续服役,直至1980年。

“中正式”步枪的战争时代已经远去,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曾经战场上的无限荣光。现如今,“中正式”步枪所具备的意义不在限于实用性,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