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十三太保什么意思(太保一词在古代最初的意义)

2023-08-11 03:31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十三太保什么意思(太保一词在古代最初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在电影或评书里听说“太保”这个词,比如评书《瓦岗寨》里的“十三太保”秦琼秦叔宝,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

现代电影电视剧中也不断出现“太保”这一词语,八十年代张彻导演,著名演员狄龙、姜大卫等主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等等。

那么“太保”这一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

“太保”一词在古代最初的意义

其实“太保”这一词在古代早已有之,最初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官职,位列“太师”、“太傅”之后,都是指辅佐未成年的皇帝的一种官职。及至西晋时期,这一官职已逐渐成为虚衔。

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包括义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因皆被封为太保这一官职而得名,除三太保李存勖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之外,其他十二人都是义子。因这十三人在历史上被演义得颇富传奇色彩,从此“十三太保”这一称呼逐渐被传播下去了。

在古代小说《说唐演义》中靠山王杨林也有十三个义子,号称十三太保。最为著名人物的就是神拳太保秦琼,估计作者也是根据李克用的十三太保设计的人物关系和角色。

到了宋、元时期,太保这一词在民间已经应用到对庙祝以及有法术的巫师的称呼上。《水浒传》里的戴宗,因学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法术,所以人称“神行太保”。戴宗官职仅为江州两院押牢节级,就是一名普通狱吏,显然“太保”在这时已经不再作为“太子的老师”这一官职称呼了。

而从民国开始,“太保”这一词逐渐变成了一种“借喻”,用这一词来代指某一团体或组织的骨干成员。

最著名的就要属国民党时期,蒋介石成立的中华民族复兴社,也就是“蓝衣社十三太保”了,这十三人为: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

这十三太保其实是蒋效仿意大利的黑衫党成立的特务组织,活动范围最初仅在国民党的军事系统内,以后逐渐扩大到国民党军政其他各个方面,包括形成后来由戴笠领导的军统特务处。

有人把后期影视剧中的“太保”解释为流氓,其实都是不准确的,在影视剧中的“十三太保”也是沿袭了民国时期的这种叫法,代指某个团体或团体中的骨干成员。

骨干成员的行事作风或者说坊间传奇色彩又使这个词语逐渐发生了演变,由形容团体骨干变成了代指某类人的词语,就有了“小太保”这样的衍生意义,也开始有一些小混混把自己的帮派起名为“XX太保”这样的名字用来唬人。

而在欧洲,德国也有被称为“盖世太保”的秘密警察组织,这个组织的臭名昭著残酷冷血在二战期间令人谈虎色变。

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纳粹二号人物戈林把政治警察、谍报警察和刑事警察中政治特别部门合并,组成秘密警察处。

一个无名的邮局小职员奉命为这个新成立的组织设计一种免费投递的邮票图样时,提议把它叫做秘密国家警察,简称Gestapo。纳粹通过“盖世太保”来实现对德国及被占领国家的控制。

“盖世太保”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而把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盖世太保”,就又要说到上文中提到的蒋介石十三太保中的一位——酆悌[fēngtì]。

“盖世太保”最早根据它的德文缩写Gestapo被直接音译成“戈斯塔鲍”。1936年蓝衣社前书记酆悌出任驻德武官一职,其对纳粹德国十分崇拜,曾经让蓝衣社下属的书店大量翻译介绍纳粹德国的著作,也是他最早把南尖党改译为纳粹党,但是他对原来“戈斯塔鲍”这个翻译一直不太满意。

当时的驻德大使是号称“CC派”四大骨干之一的程天放,由于“CC派”历来与酆悌所在的蓝衣社不睦,有一次他讽刺酆悌说:

“你号称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你们复兴社豪气干云,誓要统领黄埔同學和CC系、政学系、改组派等各派系对抗,建立盖世功勋……”。结果没想到酆悌却从他的这段话中得到启发,将纳粹作品中的“戈斯塔鲍”翻译为“盖世太保”。

这里说句题外话,民国时期的文人在对外文的翻译上是十分追求“信达雅”的,比如徐志摩把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梁启超把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译成“佛兰金仙”,还有未知名译者将Revlon译作“露华浓”,make up forever译作“浮生若梦”等等。

“盖世太保”虽不是正面人物,但酆悌对这一名称的翻译,堪称经典,这也让这个词语一直流传至今。

“太保”这一词从西周时的一种官职称呼,到民国时演变成对某一团体骨干的代指,到后来甚至一度成了小混混的别称,期间历经千年,既见证了文化的流变,也有词语传承的经典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