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港科大(广州)“95后”博导:立足湾区探索科技赋能艺术创作

2024-07-14 21:40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港科大(广州)“95后”博导:立足湾区探索科技赋能艺术创作

见习记者 陈天旭

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校园里,几名学生正簇拥着一名戴着眼镜、笑容可掬的青年,热烈地讨论着研究话题。这个看上去与学生们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其实是港科大(广州)信息枢纽-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王泽宇。这位“95后”博士生导师,立志通过大湾区平台,向世界展现研究成果。

让科技与艺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在北大学习期间,王泽宇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数字龙门石窟”项目:通过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并提出数字修复框架加强展览内容,让文物以更“鲜活”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些文物、遗迹因为保护的关系,无法被大众一窥全貌,而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展览、修复,就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王泽宇首次接触到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为此奋斗的种子。

“我希望能通过开展融合学科的前沿研究,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启发科技的可能性。”2016年,带着对“科技赋能艺术”的畅想和浓厚兴趣,从北大本科毕业的王泽宇选择前往耶鲁大学继续深造计算机图形学。

六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攻读完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王泽宇也收到了美国多所高校递来的“橄榄枝”,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学成归国”的信念,毅然回国来到了广州担任教职,在港科大(广州)这所新兴院校扎下根来。

王泽宇表示,港科大(广州)独特的办学体系吸引了自己——有别于传统高校“学院”“学系”的架构,港科大(广州)采用“枢纽”“学域”的新型学术架构跨越学科边界。“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正好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群策群力,港科大(广州)很适合我做研究。”

目前,王泽宇主持着港科大(广州)创意智能协同实验室的工作,团队里涵盖了计算机、中文、艺术、建筑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字文化遗产等。他们致力于开发数字智能赋能内容创作的算法系统,用科技辅助艺术家与创作者更直观便捷地进行创作。

科研从来无法一帆风顺,在探索科技与艺术如何融合的道路上,王泽宇就遇上了困难——如何协调科技与艺术工作者的理念、如何收集数据供算法学习,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理解不同领域专家的思维和术语,王泽宇主动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在建筑、艺术、考古等领域研究者的帮助下搜集了高质量的素材数据供算法学习。

对于AI的发展是否会消磨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取代人类的创造性工作,王泽宇认为新技术的出现或许会对传统技艺造成冲击,但也同样会在使用者的不断探索中催生出更符合时代的艺术形式。他也长期坚持着“创意协同智能”的实践,促进AI技术与艺术思维相辅相成:“AI的优势在于其学习的速度更快,可以为使用者缩短检索、总结规律所需的时间,但目前它更多起到的还是工具的作用,尚无法在原创性、发散思维上替代人类。”

立足广州,王泽宇也一直促进着数字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在这里落地:“广州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岭南建筑更是有着很高的艺术与历史研究价值。”王泽宇提到,目前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就有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扫描整理广府骑楼建筑,他希望能通过数字技术帮助保护广州传统文化。

立志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这一年的感受就是‘充实并快乐’!”来到港科大(广州)一年,从博士生摇身一变成为助理教授,王泽宇的研究重担不减反增,他常与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忙到深夜。尽管前方充满了挑战,但王泽宇仍旧干劲满满:“我非常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探讨,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之间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希望能为国家在科技领域培养更多青年人才。”王泽宇表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越来越受重视,他希望科研青年能多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博采众长,争当“复合型人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王泽宇感受到,青年学者在科研项目中的体验正变得越来越友好:“国家给予青年科研人员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也更加鼓励年轻人在科研项目里‘挑大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