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太宗爱将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忠,为唐与突厥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2024-10-29 11:02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太宗爱将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忠,为唐与突厥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阿史那思摩(?~645),又名李思摩、思摩。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隋开皇(581~600)末年,启民可汗南下附隋时,阿史那思摩被债北诸部奉为可汗。启民归国后,阿史那思摩去可汗号,历仕始毕、处罗、顿利三可汗。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与利一起被唐军俘获。归唐后,成为一员大将。阿史那忠(?~675)字义节,又名史忠,启民可汗堂弟阿史那苏尼失之子。

630年归唐,是唐廷的宿卫将军。他们都是唐太宗的爱将,死后陪葬于昭陵。阿史那思摩性格开朗,思维敏捷,擅长占对,深受始毕、处罗两可汗的喜爱。但因他相貌似胡人,可汗怀疑他不是阿史那氏,所以在突厥常为夹毕特勤,却不得典兵为设。颉利可汗继位后,连年用兵中原,与唐王朝时战时和。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颉利派突利和思摩赴唐求和,表示愿与唐分踞漠北和中原,互不相犯,永为藩附。

此后,思摩几次以使者身份入朝,态度诚恳,得到高祖的称赞,封为和顺郡王。颉利统治末年,东突厥国内大乱,许多部将都率众归附于唐。思摩虽也极力反对颉利对唐的掠夺战争,但并未背叛他,一直伴随在颉利左右。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发兵反攻东突厥,颉利仓皇逃亡至沙体罗设苏尼失处。唐军逼苏尼失交出顿利,颉利只得率数骑夜逃,藏身于荒谷之中。苏尼失子阿史那忠把他擒获后,献给了唐朝。思摩也一同被俘。

苏尼失举众归附,得到了优厚的赏赐。阿史那忠因擒额利有功,拜为左屯卫将军,娶唐宗室女定襄县主为妻,赐姓史氏。太宗对思摩的忠诚极为赞许,授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命他统领顿利旧部,踞黄河以南地区。不久,改封为怀化郡王。东突厥灭亡后,代之而起的是薛延陀汗国。随着薛延陀的不断强盛,太宗恐怕他成为唐朝的边患,力图削弱其势力,一改过去拉笼的策略,利用突厥降众抵御他。

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四月,太宗幸九成宫,突厥贵族阿史那结社因太宗对其鄙薄,不得进秩,私结旧部四十余人进宫行乱,射死数十名皇帝的卫士。乱事平定后,朝臣认为突厥不宜留河南。太宗遂下诏,封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芯可汗,赐姓李氏,命他统率突厥降众徙居漠南,世作藩屏,长保边塞,以牵制称雄漠北的薛延陀。

薛延陀本隶属于突厥,后起义立国,与突厥人有深刻矛盾。思摩部人担心他们趁机报复,不敢北迁渡河。太宗命司农卿郭嗣本持节赐薛延陀可汗夷男诏书,告诫他要安居漠北,唐徙突厥于漠南后,双方各守其地,不得逾越或相互抄掠。随后,太宗设酒宴为思摩送行。思摩感激泪下,向太宗表示忠诚。赵郡王李孝恭、鸿庐卿刘善到思摩部中,正式册拜他为可汗,并赐予鼓薰。

以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相之,又把唐宗室女嫁给他做可贺敦(突厥可汗之妻的称号)。在唐朝安排下,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思摩率众十余万、兵四万、马九万匹,从夏、胜二州渡河向北,建牙帐于故定襄城(今山西大同),其地南至黄河,北至白道川,水草丰美,牛羊蕃息,是漠南最肥沃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