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卢卡-东契奇现在,到底有多强了?

2025-01-20 03:5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卢卡-东契奇现在,到底有多强了?

如果我是一个这赛季一直没有接触到NBA,从此刻才开始看比赛和相关咨询的球迷,我看到东契奇的数据并结合他的年龄之后,反应应该是这样的:

“不是,我要看赛季场均,你给我单场干嘛”——“额,有小数点啊,那这是周最佳数据?”——“卧槽?NBA是新出台了14秒进攻的规则吧?”

对,这就是卢卡-东契奇给人的感觉。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东契奇用仿佛其他新秀不在一个维度的篮球智商与比赛经验彻底解构了比赛:

——他把武藏用了整个职业生涯圆润、堪称现代篮球作弊器的后撤步三分在第一个赛季就当成了去超市买猪肉时顺手带回来的酱油一样信手拈来;

——他把波尔津吉斯和德怀特-鲍威尔两个既能切入也能投篮的内线,役使的仿佛和他们已经搭档了10个赛季一样。

——他每场比赛都能吸引双人夹击,然后用自己的眼神和手部动作把底角的协防人骗的不敢靠近篮下,再用一记手术刀秒传直塞队友创造一个三分空位或者篮下扣空蓝。

——他能够摘下篮板后自己推进,他的长传能力可能已经排行侧翼前三,他的失误控制确实还不算太好但比起他的球权压力来说也并没有不可接受。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他只用34.7%的三分命中率打出来的,东契奇比武藏足足早了八年开始研究后撤步三分强投,因此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完善持球投篮的精度。一旦东契奇终于有了37%+的三分命中率,那一切都完了,只要马克库班的脑袋没有坏掉,我们就只有在东契奇横扫联盟之前夺冠这一条路。

当一个球员在二年级时就开发出了本时代最强的进攻(后撤步三分);把个体进攻模式拆解成了许多巨星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简单模式(对位打爆-逼迫你夹击-夹击后传给最空的队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还有相当高的射术上升空间,你还相信什么是他不能做到的呢?


新秀墙这种东西已经和他无缘了。这不是说东契奇就不会回落了(虽然他现在依然没有下滑趋势),而是因为所谓的墙这种东西是用来形容“对比赛的模式还不够了解的年轻人,突然大面积遭遇了从前没见过的针对性防守和对策导致的发挥失常”——东契奇或许会因为自身的状态发挥不好,但完全理解比赛的球员不可能再撞墙了。

让我们冷静一点,从EXCEL和赛场内容两个角度看看东契奇到底有多牛逼。

哪怕不提已经足够让护膝滞销的场均30.6分10.1篮板和9.8助攻外加63%的真实命中率和独行侠现在的联盟第一进攻效率,单搬两个比较粗糙但在上个十年论坛撕逼时最爱用的两个综合性数据,让我们对东契奇赛季至今的表现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霍林格效率值和比赛贡献指数。

霍林格效率值(PER):用各种稀奇古怪网上可以查到但我写下来十分占格子的公式试图消除不同时代数据的通胀和节奏差异,目的是为了纵向对比联盟的数据,在2010年之前一直算是给球员定阶的重要武器。

卢卡-东契奇赛季至今的PER是33.3。同赛季场均38分的武藏,这项数据是30.9,正在湖人打出纳什级别传控的勒布朗,效率值是27.2,而另一位MVP候选人字母哥,效率值最为接近东契奇,32.1——这是横向上,联盟内部的比较。

当任何一项数据计算出来的前十是62-64的张伯伦,88-91年的乔丹,09、13年的勒布朗和16年的库里时,这项数据不可能没有他的道理,而东契奇暂时一口气超过了他们中的所有人刷新了历史峰值——这是纵向中,历史里的位置。

当然了,赛季还很漫长,但即使东契奇明年四月时这项数据狂降6点,也已经是上赛季第一中锋约基奇的表现。

比赛贡献指数(GMSC):同样是用各种稀奇古怪网上可以查到但我写下来十分占格子的公式,用各种参数对基础数据进行加权试图用具体的数字为一名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定价。

卢卡-东契奇赛季至今的GMSC是26.1,同赛季仅仅略逊于哈登的27.5,排在历史第八。在他的上面,是88-91年的五位乔丹和19、20两赛季的哈登,下面是94赛季生涯年的罗宾逊、10赛季1.0时期常规赛最强的勒布朗、93赛季三连冠最后一年的公牛和88年不得不更多接管球队于是打出了最好两个常规赛之一的伯德。

好的,好的,这是一个充满时代红利的进攻时代所以要扣数据税,东契奇的数据也理应在赛季结束后下滑(但依然没有下滑趋势),我们姑且钦定他的数据会打个凄惨的八折,算上下滑后只配得上十年以前的19~21(五点的差距是从巨星到全明星了),这个数据段是哪些人呢?——06年的德克,12年的杜兰特,17年的伦纳德,01年的科比。

当这些伟大的名字和一个二年级欧洲小胖墩放在一起时,这个世界已经很奇幻了。如果他们甚至在赛季进行中一度互有胜负,那我会认为我和这个二年级小胖墩里一定有一个人先疯了。

角色球员进攻能力的增强和规则与节奏的改变会带来所有人都应该理性面对的数据通胀,这话没错,在进攻红利的时代那些足够让人大喊“亚美爹”的单场爆发频率也远比从前高,这话也没错。

但我们不能只凭着一句“我们当时交手的是谁啊,是08凯尔特人,是05马刺,是04活塞”就仿佛天生高现在球星的球星一等,如果数据相当,那我们可以说含金量,但吃着“红利”的现代巨星确确实实的打出了比你好的数据时,你再说打折——那打几折?九折还是七折?要不要看一下相对当时联盟平均水平净差或者倍数?打完折之后是不是还是更高一点?

这一部分研究是没人做的,或者有人做但没有人看,但所有宣称这个的人都默认为“打完折之后总是刚好比自己喜欢的上一代球星低”,长此以往,只能带来情怀的过度滋长和对已经发生的伟大的轻贱。

伟大的新星总是让情怀受伤,因为我们都希望和我们青春岁月重叠的NBA年代恰好是史上最牛逼的一届,卡里姆打击了威尔特球迷天下无敌的信息,伯德和魔术师让卡里姆的粉丝气的七窍冒烟,乔丹出现时伯德和魔术师的球迷一定会有潜意识里的惊恐,科比如此,勒布朗亦是,东契奇也然。

我绝不是在宣扬不值一驳的盲目进化论,但我们要能够正视一些范围和领域内的超越,并认识到新事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我在一星期之前就写了一篇4000字的长文去描写他比赛细节的丰富,但我不介意在此时用新的素材再简略概括一遍:

——底线突破乐福,在被三个人罩住视野的情况下根据加兰的糟糕选位迅速找到了弧顶空位,这一切似乎很简单?

——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充满武藏既视感的后撤步节奏和射速,省力,无视防守。

——在挡拆中故意勾引夹击,然后在起跳传球前的一刻还来得及做出一次视线欺诈让协防人的注意力放到弧顶和对侧四十五度射手,最终生捏出来一个篮下大空位。

说句实话,东契奇难道不是比赛内容看着更牛逼的典型吗?

再多的赞美在东契奇如此的密集爆发下都会显得有点阶段性词穷,世界都在盯着东契奇下滑的节点,而我会祈祷这个小胖子能维持(或者只小幅度下滑)这个水平直到赛季结束,那样的话,我们或许将看到:

后合并时代里,最强的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