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周立波说陷害他的那个某某是谁?真的存在么?

2025-01-20 22:13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周立波说陷害他的那个某某是谁?真的存在么?

壹、周立波身后的那个某某,真的存在么?

立波胜诉之后、回国之前,发了一条微博,简单讲述了自己的案情。在这篇微博里,周立波提到自己被一位北方某省高官的前女婿陷害了。事发当天他们在某某家做客,原本要去打猎,这位某某把枪放到自己包里的,但后来因为天黑了,没有去成,结果包里的枪也忘了。

这个解释网友们普遍不相信,微博下面都是嘲笑周立波的评论,不久,周立波把评论关闭了。

周立波在微博上所作的相关解释

我采访周立波之前,也看到了这条微博。当时我也更倾向于认为这个某某是周立波虚构出来的。因为这太像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而且此前在庭审过程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这位某某的蛛丝马迹,再加上周立波案本身是以证据不合法撤案终结,而并不是经过实体审理后判决周立波无罪,因此,周立波也有动机在事实层面让公众相信自己和枪毒无关。这时候忽然出现一个神秘的某某,太像是周立波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的一个工具了。反正周立波只要不说出这个某某是谁,谁也无法判断真伪。

7月3号那天,我首先采访的是周立波夫人胡洁,之后才采访的周立波。胡洁对周立波案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聘请律师,搜集证据等等事务,也都是她负责的。胡洁口才很好,叙述起来条理非常清晰。采访刚开始不久,就谈到了这位某某。胡洁讲到,周立波被警察抓走后的第二天,这位某某就频繁和她联系,他承认那把枪,是他放到周立波包里的,机敏的胡洁及时留下了证据。

之后,胡洁和周立波给我详细讲述了这位某某和他们认识的过程。

2016年10月左右,周立波在美国演出,这位某某非常想结识周立波。经人介绍后两人相识。这位来自于大陆的官宦亲属和他们交往过程中经常挥金如土。第一次去他们家做客,就送了大约三万美金的礼物。从82年的拉菲,一万美金的化妆品,到冬虫夏草,苹果手机等等。据胡洁自己讲,她对这位某某印象不太好,经常劝周立波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但周立波自己在采访中承认,自己“犯了小市民的情结”,感觉这个人有钱,对自己出手也大方,至少经济上比较独立,可以交往。

从16年10月,到17年1月周立波出事的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周立波和这位某某一共见了八次面。

这位某某住在纽约长岛一带的富人区,家里的花园面积有42亩,有400万美金的游艇,200万美金的跑车,以及180万美金的雅马哈摩托,家里的一个房间里还专门收集了几十支枪。周立波讲,这位神秘的某某没什么正经生意,钱财的来源至少有部分不甚合法。

周立波接受我的采访时的叙述,和他最早在微博里的解释稍有不同,他说那天这位某某给他看了那把手枪,想要送给他,他拒绝了。之后那把枪怎么到了他的包里,他完全不知道。而且也没有提及打猎的事情。周立波夫妇在讲述这位某某时,有大量的细节。而且两个人的叙述细节也可以互相印证。这时,我觉得这位某某不太像是个虚构人物了。因为一个人要想虚构出一个人来容易,但要虚构出无数的细节,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采访中,辨别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让对方叙述细节,如果叙述这些细节时语言精准,语态平和,那大的框架一般就至少是真实的。

采访完周立波的夫人,我要求看一看他们手上的证据。她稍微犹豫之后,打开了一个文件袋,里面是他们搜集的证据。胡洁给我看了她和这位某某在周立波出事后的电话通话记录,还有别人在这位某某家里拍摄的私藏枪支的照片。紧接着,她还给我看了某某说枪是他放在周立波包里的证据,周立波还给我看了这个人的照片。

周立波向我们展示的一张某某拥有的枪支照片

至此,我认为这位某某,的确确有其人。

但是,这位某某行为的动机依然是个谜。周立波出事后,这位某某并没有特别回避这把枪是他放在周立波包里的事实,如果他想陷害周立波,他为什么要承认呢?当然,他即便不承认,根据枪的编号也能找到他和这把枪的关系,但如果用这种方式陷害周立波,也太容易把自己陷进去了。

还有,周立波被保释之后,他们夫妇和律师莫虎第一时间先去了这位某某的办公室,某某当即拿出七万美金,分别给了莫虎和唐爽,如果他诚心要陷害周立波,他又为什么要拿钱帮他们请律师呢?

周立波并没有说明某某陷害自己的动机,他的推测是,这个人就是没有动机也要坑害一下他。这个解释我认为说服力没有那么强,毕竟任何人做事情,总有动机的支持。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某某当时的确就是送了一把枪给周立波,周立波对这把枪是知情的。如果这把枪是某某送给周立波的,那包里的毒品和吸毒工具,大概率就不是那位某某提供的。因为送枪的同时再送一点毒品,不符合常理。而且周立波明确说自己不吸毒,根据周立波的说法,毒品和吸毒工具上也没有发现周立波的DNA,这一点也确实不太好解释。

不过上述推测和警方的记录有一点相吻合,警方说当时他看到后座上有一个疑似枪套后,盘问副驾驶上的唐爽,车里是不是有枪,当时唐爽和周立波听到这个问题有些慌张。但周立波认为,警方的记录里有许多错误。比如警察说他在打电话,但事后他们调取周立波的电话记录显示,警察截停他车辆的前后,他的电话根本没有通话记录。因此,警方的记录并不足以信任。这一点的反驳我认为是有道理的,这些记录由于没有经过法庭上控辩双方的质证,并不能因为是警方的记录,就天然认为是确认无误的。

周立波和这位某某最后反目的时间,是17年的5月5号。之前这位神秘的某某曾经回了一次国,回到美国后,他给周立波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口气很大,说回国后和有关部门打招呼如何如何,周立波回复他说他脑子有病。周立波说,此后双方再无联系。

不管怎么说,周立波这起枪毒案,在撤案之后突然牵扯出一位政府高官的前亲属,使得这场普通的案件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周立波夫妇讲,他们虽然已经回国,但一直和美国的律师有联系。他们会在适当的时侯公布这些涉及到某某的证据。

贰、周立波包里发现的毒品是谁的?

2017年1月18号午夜,纽约警察在周立波包里发现手枪的同时,还发现有1.5克毒品和吸食毒品的工具一套。这两天有观众说,王局,你咋只问枪的问题,为啥不问毒品的问题?这么重要的问题怎么可能不问呢,当然是问了。

采访中,我直接问周立波,毒品和吸毒工具是谁的?周立波说,毒品和枪应该是同时放到包里的。言下之意,毒品也是那个某某构陷他的工具。

昨天的文章里我曾分析,周立波第一次发微博时的说法是,当时某某说要和自己一起去打猎,然后把他自己的东西,包括枪和“药品”放到了周立波的包里。这个说法逻辑上显然有些问题,因为枪在美国合法,周立波即便看到某某拿出抢来,天然地认为其有合法手续,但毒品肯定是不合法的,这一点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误判。周立波让对方将毒品放到自己包里,岂不是将自己置身于违法和犯罪的境地?

周立波在接受我采访时,换了一个说法,他说某某往他包里放东西他并不知晓,之所以枪和毒品放到一起,更有利于构陷他。这个在逻辑上看起来说得通,但前提必须是构陷本身成立,这个逻辑才能服人。

那么,这包里的毒品到底是谁的呢?

作为一个专访节目,我能做的,就是在采访中通过我们掌握的信息进行推进性提问,看当事人的回答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周立波的回答是,毒品和吸食工具上没有发现他本人的DNA,由此证明吸食工具还有毒品和自己无关。这里需要补充一个信息,我们调取了周立波案十一次开庭所有的案卷材料,我们并没有看到周立波声称的检验报告。当然,美国的诉讼制度,是容许在预先审理阶段控辩双方不将全部证据提交法庭的,这份证据是不是放在没有提交法庭的部分里,我们不得而知。

我对周立波说,即便有这份证据,也并不表明毒品和吸食工具和你无关,只是不能证明和你有关。但周立波说,不能证明有关,就和自己无关,这个说法在法律层面没问题。

周立波曾在他的节目中说自己绝对不会吸毒

接下来我问,那你做了血检和尿检没有?

周立波说,警察没有权利做血检和尿检,因为按照美国法律,做尿检必须他本人有吸毒的症状,仅仅在包里发现毒品,不能成为强迫他做血检和尿检的理由。

我当时暗暗想,这老美的法律对警察权利的限制可真够苛刻的。周立波被警察拘留后,警察不能随便对他询问,因为询问时必须有律师在场。

警察在周立波的包里发现毒品,也不能对其进行血检和尿检,尽管他们内心也许怀疑周立波吸了毒,但就是不可以。美国警察办案可真不容易,但也正因为警察不容易,犯罪嫌疑人和普通公民的权利,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紧接着,我的提问进入另一个层面。

我问周立波,“你吸毒么?”

周立波的身体剧烈晃动起来,他说,“这个问题好直接啊”。

他可能没预料到我这么直接的提出这个问题。

他稳住身子后回答,“没有”。

我接着问,“但是几年前你的前妻可是在网上爆料,说你吸毒,而且还披露了一段视频”。

周立波:爆料我吸毒的视频其实是我喝醉了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周立波自己吸毒的话,那周立波包里的毒品和吸毒工具是他本人的概率就非常大,因为许多吸食毒品的人,无法忍受长时间间隔,所以出门在外一般都会带上毒品和吸食工具,这是一种合理怀疑。而一旦毒品是周立波的,那周立波有关枪和毒品言论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不管周立波是不是真的吸毒,他都不可能回答说,“是的”。我这个提问的目的,是想看看周立波在否定的过程中,如何证明和论述。换句话说,就是我想在对方的回答里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破绽。

周立波先是说了一段原则性的话,大意是一个人婚姻失败了,但也不能讲对方说的无比坏,因为你的婚姻是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

紧接着他解释道,那段视频,第一是他前妻被他人利用了,是对他的诬陷。利用他的人是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这个人后来他找到了;第二,视频里的他不是在吸毒,而是喝酒喝大了。他说你看,那段视频没有声音,为什么没有声音呢?你想吧。第三,她前妻曾经在上海长宁法院里写了了悔过书,说自己当时在网上说的话是谎言。这个悔过书他妻子手里有保存。

至此,我的质疑告一段落。

事后有人问我,王局你认为周立波包里发现的毒品是周立波的么?我说,不知道。我的确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我的采访只是对周立波进行了一系列质疑和追问,这些质疑基于我掌握的信息,还有我们思考问题的逻辑,至于周立波的回答是不是事实,观众怎么理解,最终都不在我考虑和控制的范围。我们做的,不过是呈现而已。

这也正是《局面》的特点和魅力。

作为专访节目,我们多数都无法做到对一个新闻事件全景式的调查,只能面对一两位核心当事人进行采访。他们是事件的亲历者,和我相比有着无比的信息优势,而我要通过提问,呈现当事人的言辞有没有价值,是否可信。

我们手中的此案相关记录和资料

正因为如此,专访类节目在采访前要完成大量的信息准备工作。今年春节前后,周立波案列入我们的选题。之后,周立波案的每一次庭审,我们都有工作人员在现场记录。整个案件结案后,我们又调取了全部十一次庭审的法庭记录,还有检方提供给法庭的证据。在对这些材料和证据进行反复研读之后,我们才约请周立波接受我们的采访。因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信息,你才可能跨越和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劣势,在对方回答的过程中发现蛛丝马迹的疑点,进行有价值的追问。

但不管怎么讲,《局面》能够呈现的,仅仅是当事人面对真实问题的回答状态。有时候回答是真话,有时候回答是假话。有些时候你能清晰地看出来被采访者回答的真伪,而有些时候,辨别真伪并不那么容易。

总而言之,观看《局面》需要带着一颗独立思考的内心,因为面对复杂的世界,莫测的人性,我们从来不提供答案,只是和各位一起共同来辨析,而已。

(来源:悄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