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0位首长的儿子在越南牺牲,分别都有谁?

2023-11-17 15:55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0位首长的儿子在越南牺牲,分别都有谁?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遇敌空袭不幸牺牲。

消息传回国内后,毛主席虽痛心疾首,但还是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选择将他的遗体葬在了朝鲜。

三十多年后,战场由朝鲜转为越南,8500人不幸牺牲,其中便包括10位首长的儿子。

那么,这些勇敢的烈士们到底是谁?在战场上,他们分别立下过怎样的功绩?他们的父亲对于儿子的牺牲又是什么态度呢?

击溃越南,仅用28天

1979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门逐渐对外敞开,但就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西南边境处却屡生事端。

彼时,越南内战已经结束,不过,面对曾经给予支援的中国,越南非但不抱任何感激,反倒开始以怨报德。

原因也很简单,当时中苏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奉行机会主义的越南人,为了获取苏联的信任,便将目标转向了曾经的朋友。

此前胡志明确定的革命主张,也被越南当局悉数抛弃。

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越南首先从当地的华人华侨开始下手,严重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除此以外,越南还不断在边境线搞事,大量武装人员荷枪实弹,对边境居民进行侵扰。

在他们的一手炮制下,浦念岭事件等恶性事件频发,两国关系也逐渐降至冰点。

更加严重的是,越南悍然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拒不承认南沙群岛等中国岛屿的归属权,试图侵占我国领土。

此举更是引发了全国上下的不满。

最终,1979年2月17日,我国为了维护边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决定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一时间,22.5万大军相继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朝着越南进发,边境上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在解放军的攻势下,越南根本无力招架,很快便败下阵来。

28天时间内,解放军势如破竹,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攻占了一系列北方重镇。

最终,我军共歼灭敌军57152人,3月16日,这场战争便以中国军队大获全胜而告终。

经此一役,越南首次见识到了解放军的威力,再也不敢直接挑衅中国,中越边境的局势也缓和了许多。

虽然此后十年内,双方仍旧在边境有些小打小闹,但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可见,这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起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

战争之初,我国军民上下一心,很多年轻人都主动请缨,要求参军、复员,所以对越作战的队伍也很快募集完成。

但在战斗过程中,解放军共有8500人牺牲,以及2.5万余人受伤。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大部分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用鲜血捍卫了国土,但却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热爱的祖国。

在牺牲的年轻人中,不乏军人后代,其中还有10名烈士,乃是军队首长的后裔。

那么,他们到底是谁呢?

张力:师长之后,光荣牺牲

我们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张志信的儿子张力。

张志信的青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度过的。

山河破碎的悲壮景象,坚定了他爱国的决心,所以,在抗日战争末期,他毅然参军入伍,成为八路军队伍的一员。

由于作战勇猛,张志信很快便在军中打出了名气,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期间,他多次率军与国民党部队在东北正面交锋,并且歼灭了众多敌人。

因此,他的职位也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后,他便被任命为解放军第4军160师师长。

1957年,30岁的张志信喜得贵子,并为其取名张力。

在张志信的培养下,张力也逐渐树立了参军报国的理想,18岁那年,他成功加入部队。

但是,为了让儿子能够更好地接受锻炼,张志信没有在部队中挑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让张力独自打拼。

1979年2月初,对越自卫反击战一触即发,张力得知后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要走上前线为国家贡献力量。

但是,他所在的部队并没有被安排入越南作战,所以,他便写了一封信交给父亲,希望他能够批准自己加入前线部队。

看着张力寄来的亲笔信,张志信心中五味杂陈。

一来,他为儿子的远大志向感到自豪,二来,他也担心没有实战经验的儿子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

思虑再三,张志信还是决定,破例通过了张力的申请,并让他跟随自己的160师,正式踏入越南战场。

这是张志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儿子“行使特权”。

当然,张力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2月17日进入战场后,他便担任一名侦察兵,一直走在前方,为主力部队提供了大量珍贵情报。

对于这个年轻的士兵,战友们都赞叹不已,但张力却一直保持着谦虚低调的性格,也从未透露自己父亲的身份。

不过,2月27日,就在战争开始10天后,张力首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当天,他走在部队前方,打算勘察敌情,没想到,当地有大量埋伏的越南军队。

为了尽快通知战友撤离,他不慎被敌军发现,在逃跑过程中,腰部还中了一枪。

顿时,鲜血染红了张力的军服,但在坚强信念的支撑下,他还是将情报传了回去。

不仅如此,他深知自己行动艰难,便主动提出要掩护战友撤退。

当时,160师的战士们纷纷表示,要带张力回后方医院治疗,但张力明白,敌军来势汹汹,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他毅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并坚持让队友先行离开,直到这时,他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我们的师长是我的爸爸,请告诉他,我没有让他失望”。

就这样,英勇小将张力不幸牺牲,年龄永远定格在了21岁。

得知此事后,张志信一时间无法接受,呆呆地愣在了原地,半晌后,他双目噙泪,但语气仍旧坚定,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想想1953年7月21日,在朝鲜战场上,478团四连一天就牺牲了4个排长,五连最后只剩下一个连长。那么多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都牺牲在战场上,张立死得其所。”

4月3日,赴前线慰问的王震紧紧地握着张志信的手表示,“你的仗打得好,党的本色保持得好,祖国和人民感谢你!”

几天后,张志信和张力的事迹在整个部队传开了。

众人都为张志信的大公无私所感动,但谁也不知道,他内心中的伤痛从未平息。

此后数十年内,他始终将儿子的照片随身携带。

文学工作者也以此创作了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其中便让张志信和张立分别以“雷军长”和“小北京”的身份出现了。

耿军,耿晓康:打虎亲兄弟

和张至信类似,耿进福也是一名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

新中国建立后,他被任命为解放军50 军150师副参谋长,并率军前往祖国边疆驻守。

1958和1961年,耿进福的两个儿子耿军和耿晓康相继出生,从小,这两兄弟便在军营长大。

看到父亲为了守护西藏地区的安全,每日不辞劳苦,他们也受到了很深的触动,所以,耿军和耿晓康年纪轻轻也加入了150师训练。

在父亲的监督下,他们不仅练就了一身体魄,也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虽然是副参谋长的孩子,但他们在军队中向来谦逊有礼,也从不摆架子,深受其他战友们的欢迎。

1978年,耿进福到了退休的年龄,便离开军队回到地方,但他的两个儿子仍在部队服役,一年后,对越自卫反击战悄然打响,两兄弟也商量着要走上前线报国。

不过,他们担心父亲年事已高,不能接受他们冒险走上战场,所以便没有告知家人。

与此同时,他们都明白此行的危险,所以早早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还特意留下了积攒的十二元钱以及一封遗书。

但他们都没有想到,此行真的成了生离死别。

3月19日,耿军和耿晓康跟随150师大部队进入越南山区,山地险峻。

但150师却凭借着我军在土地革命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积累的游击战经验,在山林中不断穿梭,多次给予越军以严厉打击。

在战斗中,耿氏两兄弟一直身先士卒,在火力组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由于敌军大部队突然增援,他们所在的448团逐渐与大部队脱离,并在敌军的围攻下深陷泥潭。

为了掩护队友突围,耿晓康不慎被炮火击中,当场牺牲。

一时间,耿军心如刀绞,但还是强忍悲痛,和其他战友们奋力突围,然而,双方兵力差距实在过大,448团且战且退,最终被逼到了悬崖边。

见后方已无退路,而眼前的追兵却如潮水般袭来,耿军自知突围无望,又不想成为俘虏,将武器装备拱手相让。

于是,他大吼一声“是党员就跟着我”,随后便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就这样,被围困的将士们纷纷效仿,全员壮烈牺牲。

这天,耿军刚满21岁,而耿晓康更是不到18,虽然事后两人分别被追授一等功和二等功,但耿进福夫妇望着孩子留下的遗书,还是忍不住失声痛哭。

周伟:没有让父亲失望的好兵

和张至信、耿进福不同的是,周开源并不同意儿子参军入伍。

新中国成立后,周开源在41军121师担任政委,主要负责军队内部的政治工作。

他认为,当兵并非请客吃饭,需要坚毅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儿子周伟适合当一名军人。

在周开源的计划里,周伟能够平凡、稳定地度过一生,他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但令周开源始料未及的是,周伟竟然对参军之事十分热忱,哪怕申请多次被周开源压下来,但他还是不折不挠,坚持要到军中服役。

后来,周开源已经软下心来,打算接纳儿子,没想到,周伟却早他一步,已经加入了隔壁的123师。

见儿子为了当兵这样“耍滑头”,周开源是又气又笑。

好在,周伟的表现没有令他失望,在部队里,他完全自恃高干子弟的身份搞特殊,反而带头努力训练。

在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已是一名优秀的军人。

在战场上,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在他的带头冲锋下,很多战士也受到鼓舞,123师的士气十分高涨。

不过,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周伟虽并非鲁莽之人,但冲在最前面有时总难免遇到危险。

最终,他便在一次遭遇战中不慎被敌人击中,当场牺牲。

当时消息传到了周开源耳中的时候,他正在前线部署作战任务,儿子的离去给了他巨大打击。

但他还是坚守岗位,完成了部署指挥的任务,也带领着121师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结语

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四人,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幸牺牲的,还有曲宁江、江鲁平、罗粤宁、曹辉、赵幼林、彭泓、蒲仕平等多位首长的后代。

莱蒙托夫曾说过,“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光阴荏苒,岁月悠悠,转眼43年已逝。

但是不管时间如何推移,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伟大的烈士们,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换来边境的和平,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此,向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