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孙策临终前,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2024-04-15 04:36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孙策临终前,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策临死之前,之所以会传位给弟弟,主要就是为了保护东吴以及孙氏家族。

因为当时孙策自己的儿子孙绍,年龄太小,根本就坐不稳位置。如果换做一个太平年代,孙策或许还能找几位托孤老臣,辅佐一下自己的儿子。但孙策死的时候,却恰好是乱得不能再乱的世道了。而且东吴集团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年龄较小的亲儿子孙绍推上主位,基本等同于送死。

公元前175年,孙策去世。这一年,恰好也是孙策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当时的孙策,已经控制了除九江郡以外的整个扬州,而且当时恰逢官渡之战,曹操把麾下所有的精锐,都带去了北方和袁绍对峙。当时孙策甚至还打算派兵去许昌抢回汉献帝,只可惜随着孙策本人被刺杀,所有的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被刺杀之前的孙策,看似实力很强是吧?地位很稳是吧?

但实际上,当时的孙策,在江东地区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是一个割据政权的君主,而是更像一个联盟的盟主。而当时江东联盟的内部,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其实存在着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矛盾。

九年之前,孙策他爹孙坚战死。孙坚当年本是一个县丞级别的官员,放到现在的话,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这个官职不算小,但绝对也不算大。如果放到和平时代的话,孙坚其实也没多少出人头地的机会,估计一辈子也就是在县丞这个级别转悠。

不过,后来因为董卓之乱,所有人都开始起兵讨董,孙坚这才有了起家的机会。但同时,因为孙坚之前的官职并不算大,所以孙坚只能利用孙家在家乡的声望,招募了一千多名士兵。

这些追随孙坚的人当中,很多其实都是孙家自己家的人,也有一些是当地豪强家族的人。这些人名义上是追随孙坚,但实际上更多的其实是合作关系。孙坚只不过是在这个组织里面,担任一个盟主而已。

再之后,孙坚凭借镇压黄巾起义,逐渐打出了一定的名声,开始扬名天下。但此时的孙坚,依然不是某一方势力的主人,而是其他人的下属。实际上,孙坚一直到死,其实都没有真正占领一块地盘。孙坚战死之前,就归袁术管辖。后来正是因为袁术和刘表抢地盘,孙坚帮袁术打仗,所以才会战死。

而孙坚战死之后,因为他没有地盘,所以根本谈不上传位的问题。孙坚所拥有的,只有一批追随他多年,对他忠心耿耿的老班底而已。只是因为孙坚本人很有魅力,在孙坚去世之后,这些老部将愿意继续奉孙家为主,所以后来孙策才能继承孙坚的一部分遗产。

孙坚战死之后,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的儿子们需要先给他守孝两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孙策当时年龄也比较小。所以孙坚战死之后,孙策也没能第一时间接手孙坚麾下的军队。直到两年之后,孙策的守孝期结束,孙策再次去投奔袁术。袁术碍于孙坚之前对自己贡献比较大,不好直接拒绝孙策,所以才给了孙策少量的军队。

所以,孙策当年崛起的时候,就没从自己老爹手里继承多少遗产。最大的资本,就是孙坚长子的这个身份,以及孙坚留下来的一些死忠的将领。因为这种特殊的继承关系,导致孙策开始崛起之后,他和他下属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主公和下属的关系,而是更近似于孙坚当年的那种同盟关系。

而接下来,孙策不断打下江东六郡的过程,则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

孙策从袁术手里要到了军队之后,就开始打着袁术的名义,向扬州地区扩张。当时的扬州,一共分为六个郡。名义上的最高管理者,是刺史刘繇。但是因为时局混乱,下面几个郡的郡守,根本就不听刘繇的指挥,各自为政。

至于袁术,袁术原本的官职是豫州刺史,后来袁术又干掉了扬州牧,而后自立为扬州牧。但他的这个扬州牧,同样也得不到大家的承认。所以当时袁术能控制的,也就只有一个九江郡而已。

所以,当孙策提出,想要凭借手里这一千多人,替袁术打下整个扬州的时候,袁术才会觉得很可笑。当时的袁术,认为孙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允许孙策去征战。袁术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借战争消耗掉孙策的最后一部分力量,彻底解决知道隐患。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孙策太能打,后来真的打开了局面。

而孙策这边,因为手里军队实在太少,想要打开局面,就只能走他爹当年走过的老路,也就是联合家乡那边的其他豪强,和他们组成同盟关系,让他们出人出钱。这就是为什么孙策征讨江东的时候,离开袁术时只有少量老弱残兵,但等到孙策抵达历阳的时候,麾下已经有五六千人的原因。

在这之后,孙策虽然靠着个人能力,逐渐壮大,继而拿下了扬州地区剩余的五个郡。但问题是,当时孙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扩张,而是打着袁术的名义扩张。这样一来,就算孙策打下了一个郡,他也不能直接把这个郡占为己有,只能不断掺沙子,不断派自己信任的人或者自己的盟友,在这几个郡当中身居高位。这一点,就连袁术也无法阻止。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孙策让自己的舅舅吴景,做了丹阳太守;堂哥孙贲,做了豫章太守;另一位堂哥孙辅,做了庐陵太守;老功臣朱治,做了吴郡太守。至于孙策本人,则是做了会稽郡太守。

但是请注意,此时孙策这边,虽然实际上控制了扬州五郡,但孙策和其他几人并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平级关系。只不过因为之前的复杂历史,大家公推孙策做盟主,做大家的带头人而已。但实际上,每一个人麾下,都有自己的直属力量,并不归孙策管。

再之后,就是袁术称帝,孙策趁机自立。孙策打下来的扬州五郡,后来就归孙策管理。至于袁术原本占据的九江郡,后来则是归曹操所有。一直到三国时代结束,孙家都没能染指九江郡,仅仅只占有扬州五郡而已。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孙策其实一直到死,都没有做过扬州牧或者是扬州刺史。因为按照汉朝的法律,孙策既然是扬州人,就不能担任扬州刺史或者扬州牧。当时天下大乱,孙策虽然无需遵守汉朝的传统法律,但是却要避免落人口实。

所以,孙策一直到死,其实都没有在名义上,成为扬州五郡的主人。只不过其他几个郡的太守,都尊他为盟主,所以他才能实际控制扬州五郡而已。

孙策被刺杀之前,扬州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所以当孙策被刺杀之后,临危之际,孙策在考虑传位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这些复杂因素。

因为孙策在名义上不是扬州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孙策没办法把州牧或者刺史的官职,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他能留给孙家的,只有一个江东五郡盟主的身份,以及麾下的那些军队官员而已。

这种情况下,如果孙策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会发生什么呢?

据史书记载,孙策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孙绍。史书上没有记载,孙绍到底出生于哪一年。但孙策去世的时候,也就只有26岁而已。所以,孙策就算是16岁生孩子,孙绍最多也就只有10岁而已。

一个十岁的孩子,在当时那种群雄混战的状态下,有可能会坐稳江东五郡盟主的地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他几个郡的太守,就算对孙家印象不错,也不可能尊一个十岁的孩子做盟主。

当然,也有人说,那在立孙绍的同时,让孙绍的母亲,以及孙策的母亲,帮忙扶持一下孙绍不就得了吗?不好意思,这办法还真不行!因为孙策不是皇帝,没有什么正统或者名分。如果让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大概率会让外戚侵占孙家的所有权力,最后彻底把孙家架空吞并。

所以,孙策唯一的选择,就是立自己的弟弟孙权作为继承人。当时孙权已经年满十八周岁,虽然还是比较年轻,但已经有能力独自处理政务了。再加上那些老臣的辅佐,也有机会维持孙家的统治地位。而如果是亲儿子孙绍,那就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但即便是年龄稍大的孙权即位,后来孙策去世之后,东吴内部依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庐江太守公然反叛自立,庐陵太守孙辅勾结曹操,孙权的堂哥孙暠,更是打算直接发动政变夺权,南方的山贼更是趁机作乱……

几位太守的叛乱,其实也不能叫叛乱,因为孙家和这些太守,原本就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同盟关系。只不过孙策在世的时候,大家觉得孙策很猛,尊孙策为盟主而已。如今孙策不在了,大家自然不愿意尊孙权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继续做盟主。

皇帝或者藩王的宝座,可以合法继承。但是像盟主这种身份,又该怎么传呢?

当然,后来多亏了孙权本人确实比较有能力,再加上孙策留下了一干老臣,所以最后才平息了这些叛乱。如果换上孙绍的话,别说平叛了,估计整个孙家都被杀绝了。

这就是孙策去世的时候,传位给弟弟却不给儿子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