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茅以升:建成中国第一所钢铁大桥,89天后,为救杭州亲手炸掉

2023-11-28 08:28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茅以升:建成中国第一所钢铁大桥,89天后,为救杭州亲手炸掉

提到茅以升这个名字,想必河海大学的同学们都不会陌生。茅以升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之一,曾任河海大学前身——国立河海工科大学的校长一职。正是他主持设计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青年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生于江苏丹徒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祖父茅谦是晚清举人,曾创办《南洋官报》,他的父亲是有名的商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茅以升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学堂,学习文化知识。他虽然出生于富贵之家,但是学习却十分刻苦认真,大学毕业后甚至被国家保送到美国进一步学习知识。

茅以升的毕业证书

在美国,茅以升还被授予优秀研究生的称号,为中国的学生带来了荣誉。学成之后,茅以升并没有流连西方国家的优越生活,反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动荡中的祖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茅以升

茅以升一生做出的贡献不可胜数,他不仅是中国桥梁科学和铁道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最有意义的大桥钱塘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造者。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茅以升

茅以升

11月12日

是茅以升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日

茅以升先生曾主持设计建造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钱塘江大桥

并参与设计武汉长江大桥

为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果说,提起中国的铁路事业,人们势必会想起中国铁路事业的巨擘——詹天佑。那么说起中国的现代桥梁事业,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奠基人——茅以升,必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

变不可能为可能

外国桥梁专家认为钱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成大桥”,茅以升用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建造现代化钢铁大桥。

在战争时期,为早日建成钱塘江大桥,茅以升采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施工方法:上下并进,木桩、沉箱和钢梁,不分上下,都同时动工。木桩打完运沉箱,沉箱下落时筑墩身,相邻两个桥墩完毕后,立马浮运钢梁到位装上去。这样水下水上,紧密衔接,一气呵成。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长1453米的大桥竟然在两年半内架通了,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第一列火车驶过了钱塘江大桥,它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建成后的钱塘江长江大桥

当时,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大桥却始终未被炸中。而在1937年11月16日下午,茅以升接到炸掉大桥以断日寇进攻之路的任务。12月23日下午5时,日寇逼近桥北,伴着一声轰然巨响,大桥就此中断。在世界桥梁史上,建桥者亦炸桥人,大约惟有茅以升。那炸桥的心情,茅以升形容“就像亲手掐死自己的儿子一样”。此时距大桥通车不到两个月。

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直到1953年9月,大桥才全部修复,此时距离动议建设钱塘江大桥已经整整20周年。

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大桥时,即开始筹划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于1937年派遣工程师梅旸春前往武汉,进行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的前期工作。因抗战全面爆发、武汉沦陷,这一工作无法进行。

变理想为现实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8月25日,当时的湖北省政府召开了修建武汉大铁桥筹备会。出席者有省政府主席万耀煌、省建设厅长谭岳泉、平汉铁路局局长杜重远、粤汉铁路局局长夏光宇、交通银行汉口分行经理邹安众和茅以升等人。会上,由万耀煌、谭岳泉报告了建桥意义及筹备经过,由茅以升、杜重远发表了有关意见,通过了多件提案,决定成立武汉大桥筹建委员会并确定了委员、常务委员人选。会议推定茅以升为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总工程司(师)。

1946年的建桥计划后来无法实现,老百姓的希望成了泡影。新中国建立后,茅先生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为建好武汉长江大桥,中央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作为大桥的技术咨询机构。委员涵盖了铁路、公路、桥梁、建筑、力学、水利、地质等各方面的专家,包括茅以升、罗英等27人,茅以升为主任委员。大桥工程局(现中铁大桥局)在大桥施工期间向顾问委员会先后提出了14个重要技术问题,经委员会讨论答复,都收到良好效果,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为这座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贡献了技术、经验和智慧。

武汉长江大桥 | 陈金摄

为中国桥梁的现代化付出毕生的心血

在后半生,茅以升成了优秀的科普作家, 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茅以升写的《桥话》成为经典名篇,1963年曾在《人民日报》上连载,他还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一、二)、《茅以升文集》等。

除此之外,茅以升还写了很多文章,全部收录进他的《桥梁史话》,里面都是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茅以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高地位跃然纸上。

《桥梁史话》里的文章,既是科普文章,又是艺术性颇高的学术散文。

有机会,大家可以给孩子看看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写作,也是理解建筑背后的科学。

这本书是中国一套国宝级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叫《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是组织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编写的。

一共有十三本。包括了高士其的名作《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先生一生受病魔折磨,但对科学依然充满了乐观,文字里充满了乐趣。高士其有多牛呢?1995年国家设立“高士其科普奖”作为中国科普界的最高奖。1999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的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作者张景中,中科院院士。

《海洋的秘密》,讲海洋科学的,作者雷宗友,海洋地质专家。

《极简趣味化学史》,作者叶永烈。

《偷脑的贼》,作者:两院院士、三峡的设计者潘家铮。有网友说:这个故事让我对脑科学产生了向往,而今年就要直博研究大脑了!

《神奇的数学》,作者谈祥柏。他跟张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一起,被人称为“中国数学科普的三架马车”

《十万个为什么》,苏联宗师级科普作家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就是他先提出来的概念。

《世间的脚印》,讲大地的奥秘,作者陶世龙,北京地质学院创建者之一。

《数学花园漫游记》,作者马希文,数学神童,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给中国孩子的气象学。

《醒来的森林》,自然课,作者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讲人类进化,作者贾兰坡,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之一。

《穿越地平线》。李四光给孩子写的地质书

这些科学家能为中学生创作科普书是非常难得的。内容从数学到物理再到气象学、桥梁学以及考古学,涵盖面非常广泛,把这套书看完了,孩子绝对是知识达人。而且对学习也很有帮助,因为这些书里不仅仅讲有趣的故事,还讲背后的原理。是一套能够让孩子爱上科学的书。

这一套书十四本,包括了数学、地理、气象、建筑桥梁、化学、生物等学科。全是超牛的科学家写的,是一套可以帮助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书。现在孩子的学习,很大一个问题是孩子的学习是零散的,语文是语文,数学是数学,地理是地理,物理是物理,其实这些知识都是可以相互打通的,只有打通了,才能融会贯通,真正理解知识,这套书就是一个专门为孩子打通认知,把他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的东西。因为它不是单独的讲某个知识点,而是通过一点讲到其余,比如通过气象讲地理,通过地理讲历史等等。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幅条参团:这套书一共十四本,158元包邮。一本只要十一块钱。

脑洞历史观推荐:中国大师科学丛书【全14册】

¥15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