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山居图之外

2024-07-15 10:55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山居图之外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陆春祥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2日 15版)

这些年来,我时常进入黄公望的人生及绘画场景中。刚刚出版的散文集《水边的修辞》,黄公望也是我重点书写的人物之一。

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对这位著名隐士,除了他原名叫陆坚,字子久,除了简单的生平及几幅著名的画,你还了解多少?比如他的父辈,他的兄弟,他的子孙。我似乎一无所知。黄公望的资料确实不多,即便他的生卒年、居住地,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前阵子去上海与蒋志明文友小聚,聊起黄公望的轶事,他提供的一些资料让我开了眼界。

志明兄为了写作《吕巷文脉》,对吕良佐及吕巷(原名“璜溪”,因吕良佐居此,后人改称“吕巷”)的名人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专门去上海图书馆查看民国三十七年(1948)刊印的仰贤堂《陆氏世谱》,上写:“陆龟蒙第十一代裔孙陆霆龙,南宋咸淳年间乡贡进士,居松江华亭璜溪,有一子陆统,陆统从华亭迁居常熟。陆统有三子:德初,坚,德承。”陆坚名下有注:“出继永嘉黄氏,号一峰,自号大痴,居常熟。”这样算起来,黄公望应该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陆龟蒙的第十三世孙。

志明兄告诉我,黄公望祖父陆霆龙的字为德孚,从祖父的字为德宏,黄公望的哥哥是德初,弟弟是德承,黄公望却为两个儿子取名德远、德宏,这并不符合常规。带着这个疑问,他前往常熟的黄公望出生地,当地黄公望研究会会长浦仲诚先生这样解释:黄公望自十二岁过继黄家,心中始终对自己的本姓充满感情,陆家的“德”与黄家的“德”已经没有关系,再用“德”字取名,表示不忘陆氏祖宗。

读冯梦龙的《古今谭概》,里面有一则关于陆居仁的笑话,挺好玩。陆宅之善谐谑,每语人曰:“吾甚爱东坡。”时有问之者曰:“东坡有文,有赋,有诗,有字,有东坡巾,君所爱何居?”陆曰:“吾甚爱一味东坡肉。”闻者大笑。

宅之,是陆居仁的字,这位先生,也是书法大家,是黄公望的叔叔,不过年纪比黄公望小不少。陆居仁有号巢松翁,又号云松野褐,与杨维桢、钱惟善一起被人誉称为“三高士”。1349年春天,璜溪因为杨维桢来讲学而热闹起来。次年七月,由吕良佐、陆居仁等人操办“应奎文会”雅集,东南一带七百多位有文名的读书人带着各自满意的作品前来,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过文化大家的法眼。这个雅集,杨维桢与陆居仁一起当主评官,选出了四十位读书人的文章。因为这场雅集,杨维桢的忘年交黄公望也来了,此时的黄公望年已耄耋,但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来见证这场盛会的高潮。士子们人头攒动,有的胸有成竹,有的焦急不安,被当代文学大家肯定,也算拿到了进入文学界的资格证。

与老友杨维桢相逢,与小叔陆居仁倾心交流,这一切都让黄公望很愉快,但他内心始终淡定,中年后经历了一系列波折,过着全真仙人的半隐生活,唯有青山与书画能让他心安。他的那幅山居图,几年前就开始起笔了,画画停停,还没有完工呢,他惦记着,心里思忖,抓紧,抓紧。

《富春山居图》跋文的最后一句是:“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可以断定的是,此图开卷绘于富春山野居,收卷书于松江的“夏氏知止堂”。黄公望中年时因上司贪污,受牵连入狱在押,夏世泽正好是监狱长,两人友谊颇深,夏世泽还为黄公望奔走申冤。黄公望出狱后,夏世泽也感叹人生与世事的艰难,萌生退意,并将自己的“燕处斋堂”改为“知止堂”,意为适可而止,做一个达者、智者。璜溪举行盛大的“应奎文会”时,夏世泽已不在人世,黄公望的画也将收笔。知止堂内,摊开卷轴,点墨屏息,又望一望老师赵孟頫题写的堂名,黄公望百感交集,于是题下如此画跋。再细读一遍,自己所要表达的已悄无声息地融进墨中:我用此画向好朋友夏世泽兄深深致敬!

我问起黄公望后人的情况,志明兄告诉我,黄公望的长子德远,后代世居常熟小山,至今已经二十七代了;次子德宏,是湖北武汉新洲黄茂地区的先祖。志明兄说,黄公望晚年,次子应该陪伴在他身边,也就是说,黄公望临终时,不会孤苦一人。

黄公望或陆坚,姓氏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富春山居图》。

一幅山居图,万千辛酸事。子久与大痴,唯有白云知。

(作者:陆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