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2024-10-24 03:06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宛城区、卧龙区、方城县、社旗县、西峡县、淅川县、镇平县、内乡县、唐河县、桐柏县、新野县、南召县,代管一个省辖县级市邓州市,境内建置十三个县级行政区。

南阳市13个县市区名字的由来

一、西峡县

春秋为下都国白羽邑,许都自城父迁此,一名析邑。西汉置析县,属南阳郡。三国、晋仍之。南朝梁改析阳郡为西析阳郡。未几,北魏置析州。西魏改西析阳县为中乡县。隋避文帝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唐初仍之。武后改称析阳县,后复之。开元二十四年(736)于县东部丹水镇设菊潭县。五代时曾属梁、唐、晋、汉、周。宋、金仍属内乡县。元初内乡县治所由峡口镇(今西峡县城)迁往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后峡口改称西峡口,设置巡检司至清。1948年自内乡县析置西峡县,同年废县改称西峡市,属内乡县。1949年析内乡、淅川二县各部分重置西峡县,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同年12月,西峡重新建县,将原淅川县的西坪区划归西峡。因县政府驻西峡口镇而得名。西峡口镇地处南阳西部老鹳河渲泻的峡口之内,以此得名。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西峡县恐龙遗迹园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西峡县灌河湿地公园

二、内乡县

西魏文帝时将修阳郡、修阳县的州、析阳郡撤销,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于是“内乡县”之名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552年)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内乡县名这一段共存在16年。隋开国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年)在原来的南乡郡的地方重建了南乡县,而把淅州改为淅阳郡,撤销了西淅阳郡和顺阳县,把这些地方分别并入南乡县和丹水县,并都划归淅阳郡管辖。他又把临湍县恢复为新城县,并为避其父杨忠名讳,而改中乡县为内乡县。

宋属邓州。金末元初迁县治所于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属河南省南阳府。明成化六年(1470)分内乡西部十保复置淅川县。清沿旧制。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析内乡西境置西峡县。1949年1月撤西峡县并入内乡县,12月再置西峡县,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内乡县衙

三、淅川县

淅川县,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全县总人口约为74万,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是渠首工程和干线工程所在地。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尧舜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为楚祖熊绎的封地。春秋分属楚国及其附庸鄀国地。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余为楚国丹淅地。周赧王三年(前312)属秦。十二年(前303)属楚。十七年(前298)复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丹水县。西汉北、中部置析县,属弘农郡,东南部置顺阳县,属南阳郡。东汉置南乡县,与顺阳、丹水县同属南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西晋太康末更名为顺阳郡。北魏置析阳县。

西魏改称淅川县。后周并入内乡县。隋大业初复置,后省入南乡县。唐武德初复置淅川县。武德三年(620)设立淅州。贞观八年(634)淅州废,淅川改属山南东道邓州。北宋属邓州。元初并入内乡县。至元二年(1265)并入穰县。明成化六年(1470)复置淅川县,县城初设马蹬镇,属南阳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淅川县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淅川直隶厅,属河南省布政司。1913年撤淅川厅改为淅川县,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51年西坪镇析出划入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析出划入内乡县,内乡县李官桥区划入淅川县。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淅川丹江大观园

四、镇平县

西周为吕国地。春秋属楚。战国属韩,后属秦。西汉置安众县,治城关镇东南。南部属涅阳县,均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涅阳为课阳县,治迁邓州市区东北。唐贞观元年(627)省入穰县,属邓州。五代、北宋因之。金初置阳管镇。金初置阳管(馆)镇。据《中原历代战记》载:金兴定元年(1217),五朵山一带农民不堪金统治,在鱼张二率领下聚众千人,响应山东、河北“红袄军”抗金起义。正大二年(1225)起义军遭蒙古大军镇压,金方得到喘息建县的机会。三年(1226)取“镇压平息抗金起义”之意,改阳管(馆)镇为镇平县。元属南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废。十四年(1381)复置。清因之。1913年属河南省豫南道。1914年改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国际玉都——镇平县

五、南召县

南北朝时期属雉阳郡,置向城。宋、元裁县,并入南阳县,设三辖巡检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县,因县城东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驿,故以“南召”命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再废县制,并入南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复置南召县,县名至今未易。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15年西境为李青县,东境为南吕县,历时半年复为南召县。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南召县楚长城

六、方城县

北魏设置方城县,因县境东北有方城山而得名。方城山,又名黄城山,为今县境北部及东部边界山。北连伏牛山脉,南接桐柏山脉,环绕南阳盆地北、东部边缘。时为春秋楚国北部的自然屏障,若半个方形城廓,其名来历,即取此意。春秋属楚。秦置阳城县,以地处方城山之南而得名。西汉改堵(音zhě)阳县,因地处堵水(今三里河)之北而得名。均属南阳郡。东汉、三国魏因之。南朝宋改赭阳县。北魏置方城县,属襄城郡。隋属淯阳郡。唐属唐州。宋因之。金泰和八年(1208)置裕州,以县属州。元、明、清沿用。1913年废州为方城县,属豫南道。1914年改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方城县城

七、社旗县

社旗县城所在地社旗镇,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光武帝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一直成为赊店,后改为社旗。1965年置县,以驻地镇名谐音称社旗县,寓“社会主义旗帜”意得名。原名赊旗店。清乾隆二十年(1755)改称赊旗镇。1965年以赊旗镇为中心,析南阳(含赊旗镇、青台区、桥头区)、唐河(含太和区)、泌阳(含饶良区)、方城(含陌陂区、赵河区的一部分)4县毗连地区置县。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5年析南阳县、唐河县、泌阳县、方城县4县地置社旗县。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社旗县山陕会馆

八、唐河县

唐河古城唐州,泌州。民国时期改为唐河县,因为唐河流经县内,故此得名。唐贞观九年(635)置唐州。明洪武三年(1369)改置唐县。1914年因与河北省唐县重名改置沘源县(以沘水源此而得名)。1923年改置唐河县,因唐河流经得名。唐河古称沘水,自北而南流,后因流经唐州之域改称唐河。

夏、商代为豫州之地。西周时为蓼、申、谢、唐侯国。东周(前505)楚灭唐国设湖阳县。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两汉及三国时为南阳郡湖阳县。晋代废湖阳县入棘阳县,属义阳郡。北魏置上马县。隋代境内为石马(后更名上马)、湖阳2县,属舂陵郡。唐天宝元年(742)上马县更名为泌阳县,属唐州。天祐三年(906)唐州治由比阳(今驻马店市泌阳)迁至泌阳(今唐河县城)。宋、金仍设唐州。元至元三年(1266)废湖阳、桐柏、比阳3县为镇,并入唐州。

明洪武二年(1369)降唐州为唐县,属南阳府。十四年(1381)唐县分出比阳镇设泌阳县(县治今驻马店泌阳)。成化十二年(1476)唐县分出桐柏镇设桐柏县。清沿明制,属南阳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改称沘源县。1923年改置唐河县。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唐河夜景

九、新野县

远古时期今境域为沼泽之区,后渐成陆地,蔓草盈野。春秋战国时地称蒸野。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新建县,称为新野,属南阳郡。晋改义阳郡置新野郡,为郡治。北周大象元年(579)郡废,县入棘阳。隋开皇三年(583)复为县,废新野郡,属南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县内置新州。是年废,新野县归邓州。乾元元年(758)废县为镇,属穰县。五代、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复置新野县, 属邓州。八年(1271)随邓州属南阳府。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专区。1949年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新野县汉城广场

十、桐柏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桐柏县。因境内桐柏山而得名。桐柏山位于县境南部,为淮河发源地,故得名。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阳郡。西汉置平氏县(治今平氏镇)。元康元年(前65),封置复阳侯国(治今淮源镇)。元延初改置复阳县,属南阳郡。西晋复阳县废入平氏。南朝梁析置义乡县(治今城关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乡县为桐柏县(治今固县镇)。唐承隋制。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平氏县。六年(973),移桐柏县治于今城关镇。南宋降为为镇。元初复置县,属南阳府。至元三年(1266),废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复置,属南阳府。清用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改属汝阳道。1927年,道废,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桐柏太白顶

十一、邓州市

原属于南阳的,现在属于河南直辖县级市。因为原属于邓国,因此叫邓州。

夏仲康封其子于邓,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为邓国地。春秋属楚,称穰,(取“丰盛”意)。战国属韩,秦秦昭王十一年(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攻下了穰,穰遂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当时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山都县和邓县。

西汉以霍去病功冠诸军,于此封冠军侯国。元狩六年(前123)析穰、宛二县地置冠军县,并析置乐成县。东汉废。西晋先属义阳郡,后属新野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为荆州治。隋开皇七年(587)于此置邓州,为州治。大业年间改邓州为南阳郡。唐乾元年间复为邓州。贞观元年(627)废冠军县。宋、元因之。明初省穰县入邓州。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88年撤销邓县,改设邓州市。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华洲书院

十二、宛城区

夏为吕国地。周封申伯于此,称申伯国。春秋时楚灭申建宛邑,始称宛。战国属韩。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秦伐楚拔宛。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设宛县,为南阳郡治。据《元和郡县志》载:“四围高,中央下,曰:宛”,故名。西汉继之。王莽时改南阳郡称“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东汉复旧,宛县仍属南阳郡辖。魏晋南北朝时为南阳郡和南阳国,宛县属焉。后周并宛县入上陌,曰上宛县。隋初置南阳县。唐初于南阳置宛州,领南阳县。贞观十七年(643)废宛州,南阳复属邓州。宋代南阳县属邓州。金以邓州为武胜军节度制。南宋宝庆二年(1226)置申州治南阳。元升申州为南阳府,俱领南阳县。明、清两代悉沿制,南阳县属南阳府辖。1914年废南阳府,南阳县改属汝南道,后道废,南阳县属省。1933年为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六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0年南阳县并入南阳市(县级)。1961年南阳县、市分设。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撤南阳县改设宛城区,属南阳市(地级)。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大美宛城

十三、卧龙区

名字以境内的“卧龙岗”得名。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蜀相诸葛亮(号卧龙先生)曾在南阳隐居躬耕,其隐居地被称为“卧龙岗”。卧龙岗纵贯区境,故得名。

西周时属申国、吕国。 春秋时楚灭申、吕 ,置宛邑。前272年秦置宛县,为南阳郡治。西汉分属南阳郡之宛、西鄂、杜衍、育阳、安众诸县。 东汉初省杜衍。晋省安众,改育阳为云阳。南朝宋省西鄂。北魏复置西鄂,分属西鄂、西平、上陌。北周并宛入上陌,称上宛。北周至隋初省西鄂、云阳、西平。隋改上宛为南阳,属邓州。唐、宋、金仍之。元至元八年(1271)设南阳府,南阳县为府治。明、清因之。1948年以南阳县城为中心,设立南阳市(县级)。1949年分属南阳专区之南阳市(县级)、南阳县。1952年撤销南阳市,改为县辖镇。1953年7月属河南省专辖镇,11月复设南阳市(县级)。1960年南阳县并入南阳市(县级)。1961年市、县分置。1969年改属南阳地区。1994年撤销南阳地区、南阳市(县级)和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并以原南阳市所辖的梅溪街道和卧龙岗、七里园、靳岗3个乡,原南阳县所辖的石桥、蒲山、潦河坡、谢庄、小寨、安皋、王村、潦河、陆营、英庄、青华11个乡镇,设立卧龙区。

南阳有几个区几个县(南阳市所有县区名称由来)

南阳卧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