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焚林而猎打一个生肖(扑朔迷离的“十二生肖”)

2024-10-27 02:48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焚林而猎打一个生肖(扑朔迷离的“十二生肖”)

2018年农历戊戌(狗)年即将结束,我们将迎来2019年己亥(猪)年。

十二地支及生肖纪年法已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符号,融合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那么十二生肖的究竟起源于何时,又如何形成这样的排列?十二种动物让人司空见惯的同时,又

有那些

疑云呢?请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而最早关于十二的生肖的文献记载当属1975 年12 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有关"盗者"的内容: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与现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午对鹿;未对马;戌对老羊。

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因此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 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也转述《论衡》的记载。

《北史·宇文护传》记述后周宇文护的母亲在齐的信:"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这是以生肖联系出生年见于正史的较早记载。

不过,古文献记载并未解决十二生肖的文化源头,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

其一图腾说: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其一外来说: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十二生肖动物秉性各异,古今学者一直对其选取和排列提出众多观点,但每种观点又难以自圆其说。

民间传说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该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无猫,家猫传入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 这个近似于儿童故事的传说,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动物习性说

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啃未时之草而苗,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此说从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持论即有先天不足,十二地支及生肖最初用来纪日、纪年,标记时辰是使用范围扩大的结果,有些解释显得过于牵强。

五行阴阳说

明代学者朗瑛在《七类修稿》提出“地支在下”,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六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地支。

结合以上的各种论断,相信大家对十二生肖的来历已有 了一定的了解。但小编却有另一些奇怪的想法冒了出来。

当今人们认为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远古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对此小编却认为:

首先 对龙的真实性有待商榷。龙的来历说法颇多,以民国学者闻一多推断,蛇为图腾的氏族先后兼并许多别的图腾氏族,形成“以大蛇为主体,兼有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混合而成的龙图腾”。但养龙这件事情,在中国古籍里记载了很多,最早的叫做董父豢龙,董父这个人是黄帝的裔孙,他的人生中干的最出彩的事情就是养龙,把龙养大了,他就让舜帝和大臣来看蛟龙腾空,后来舜帝就把龙作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件事情被详细地记录在《左传》中。董父被称为是豢龙氏。

夏朝的时候养龙的记载,出自《左传》。据说夏王孔甲爱好祭祀鬼神,这时候天上降下一雄一雌两条龙,孔甲不懂得怎么饲养,就到处去寻找养龙技术的人。陶唐氏的后代有个刘累,他从当时的养龙家族豢龙氏学到过养龙的技术菜叶网。于是孔甲就赐他为御龙氏,并把豕韦赐给他。但是一条龙被养死了,刘累就把它做成肉酱献给孔甲。孔甲觉得味道不错啊,还想吃,刘累害怕就逃跑了。因此龙或许真的存在,只是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它已灭亡,而真身与后世人们想象中的不同罢了。

另一个疑问 生肖的排列。牛是“六畜”,按理不应排在“六兽"之列。

《周礼•天官•庖人》记载:“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郑玄注:“郑司农云:‘六兽,麋、鹿、熊、麕、野豕、兔’”。六畜指的是猪、狗、鸡、马、牛、羊,这些动物在当时已经被人工驯化作为家畜而饲养。其中兔是被列入“六兽”的,它的排列没问题。那么作为六畜的牛就不应排在十二生肖前六位“六兽”中,可牛排在第二位,就只有一种解释,此牛非黄牛、水牛、牦牛,而是另一种牛——犀牛。

西汉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据记载,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野外遇到犀牛,是件平常的事情,大约相当于今天在田野里遇到兔子。根据甲骨文的记录,当时称犀牛为“兕(sì)”,被捕杀后主要供人食用。在《殷墟文字乙编》第2507片记载的“焚林而猎”卜辞中说,殷王一次就捕获林中的犀牛71头。

犀牛的皮很厚,能抵挡刀、箭等兵器的攻击,是制作盾牌、铠甲的上等材料,可制成“犀甲”。在大规模金属冶炼还有难度的情况下,犀牛皮制的盔甲更容易被应用到战争中。春秋战国连年的战争,使犀牛难逃厄运,此时已有专门制作犀甲的工匠,在《周礼·考工记》中,这种工匠被称为“函人”。《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上记载,仅吴王夫差就有十万三千名身穿犀牛皮甲的勇士。历史记录或许夸张,然而假使这个数字缩小十倍,对犀牛皮的需求仍然是十分惊人的。

《西游》和《封神》也明确指出老子的坐骑“板角青牛”是犀牛。

虽然后来犀牛已在中国境内灭绝。但不可否认犀牛曾在我国广泛的存在。

如此看来如果丑牛指的犀牛,那此排列就没有问题。而随着犀牛在中国历史的不断减少,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才进入排行榜,替代了犀牛的位置。对此看法,各位有何不同关点。

至于猴在“六畜”的排列,小编只能有一种很恐怖的想法。由于猴与人同属灵长类,那就是——它是作为奴隶身份的人的一种代替。奴隶作为古代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和财产”,在殷商时代盛行。更被当做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毫无生命保障和人格尊严。因此极有可能位列当时的“六畜”。而随着周代封建制的建立,奴隶才逐渐摆脱被奴役的命运。至此“猴”也就成为一种替代。各位读者认为这种恐怖的想法有一定道理吗?小编有点被自己的想法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