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杂谈 > 正文

​饕餮作证,良渚文化最后的主人是缙云氏,而缙云氏,就是颛顼大帝

2023-12-04 17:3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饕餮作证,良渚文化最后的主人是缙云氏,而缙云氏,就是颛顼大帝

《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周鼎上的这个“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的饕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这是一个夸张变形了的兽面,有眼睛,有獠牙,上面还有眉毛。

看了周鼎上的饕餮,我们再看看商鼎,发现周鼎上的饕餮,其实是来自商鼎啊。

而商鼎上的饕餮,又与河南二里头遗址里嵌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相似的。

那么,河南二里头遗址里的饕餮纹,又是来自哪里呢?

当浙江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被人们发掘出来之后,人们发现,良渚文化具有大量的玉琮,而这些玉琮上,每一个都必然地少不了饕餮纹。

当然,良渚文化,也不是饕餮纹的起源。

进一步地追溯,人们发现,湖南高庙文化也有这种饕餮纹。

而湖南高庙文化的饕餮纹,其实也不是最早的。

最早的饕餮纹,应该是发源于东北地区兴隆洼文化。

那是刻画在一块石碑上的兽面獠牙纹。可惜,网上搜索不到其图片。

所以,纵观饕餮形象的来源,它其实应该是一种图腾。这种图腾的主体,就是一个兽面上,前期突出獠牙,后期突出眼睛。

但是,图腾,应该是受到尊崇才对,为什么会用“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这样一些不好的描述来形容它呢?

这大概还是因为,它的尊崇者们后来衰落了,受人压迫了,就连累到它这个图腾,也受人污蔑了吧。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很显然,饕餮,就是缙云氏族群的图腾。

当初的缙云氏,是一个很煊赫的氏族,但是,他们后来的子孙们,却没有他们一样煊赫,于是被人压迫和污蔑,连累到他们所尊奉的图腾——饕餮也被人污蔑。

关于缙云氏,《史记·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史记·正义》曰:“今括州缙云县,盖其所封也。字书云缙,赤缯也。”

“括州” ,就是现在的浙江丽水。那里现在还有一个缙云县。还有一座山,名字就叫缙云山。

但是,现在的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的温塘峡畔,也有一座缙云山。

这座重庆市的缙云山,在史书中不见记载。

但是,史书上却有饕餮出现于西南方的记载。

《神异经·西南荒经》曰:“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

那么,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南,为什么浙江丽水,和重庆嘉陵江两个地方,都有饕餮,也都有缙云山呢?

这应该是黄帝时代的缙云氏,后来衰落了,他们的子孙各奔东西的结果吧。

缙云氏是黄帝的夏官,他们应该是居于南方的。

但是,他们的具体居住方位,是在南方的哪个地方呢?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这就是说,黄帝时代的夏官缙云氏,到尧、舜时代就衰落了,其子孙就被“投诸四裔”。

而尧舜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呢?

据史籍记载,大禹是接受舜帝的禅让,约于西元前2070年登基称帝。

这就是说,尧舜时代,就是在距今4100年之前。

那么,缙云氏的子孙们,就是在距今4100年前就衰落了。

由此,我们要找黄帝的夏官缙云氏的居地,要到什么时候的南方去找呢?

当然是要在距今4100年之前的南方地区去找。

而距今4100年前,南方地区既具有饕餮标志,又具有足够实力担任黄帝的夏官的族群,应该就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所在的族群。

良渚文化兴起于距今5300年,消失于距今4300年。

这个时间段的下半段,即距今4800年到距今4300年左右,就正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早期黄帝、颛顼、甚至帝喾所在的时间段。

所以,良渚文化下半段的主人,是很有可能作为黄帝的夏官缙云氏的。

相反,在南方的其它地区,虽然有些地方有缙云氏的传说,却没有那个时候的相关的文化遗址出土。

比如,史籍记载的“今括州缙云县,盖其所封也”,就没有相关的文化遗址来证实。

那应该是缙云氏没落后,其一部分后裔,从太湖流域流落到了那里,遂沿用了其名号而已。

那么,据考古发现观察,良渚文化比当时的中原文化还要发达,而且,是先于黄帝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她所在的族群,还会屈居于黄帝之下,甘愿做黄帝手下的一名夏官呢?

这就好比今天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她们比中国其她地区都要发达得多,她们为什么还和中国其她地区一起,组成了一个中国呢?

经济水平,不是影响政治关系的唯一因素;影响政治关系的因素,还有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

良渚文化圈,虽然在经济上比当时的其她文化圈要发达得多,但是,在历史渊源上,她其实和当时的中国其她地区的文化圈是一体的。

比如说,良渚文化有大量的玉琮,那么,这些玉琮的源头在哪里呢?

这些玉琮的源头,在安徽西南部天柱山地区的薛家岗文化。

安徽西南部的薛家岗文化遗址,出土了最早的玉琮。

这就是说,良渚文化是来源于薛家岗文化。

但是,在薛家岗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还相隔着一个巢湖流域的凌家滩文化。

薛家岗文化族群,是怎么跳过凌家滩文化族群,而到太湖流域去创造良渚文化的呢?

为什么距今5300年,良渚文化突然兴起,而凌家滩文化正好同时突然地消失了呢?

这其实要从更远的历史讲起。

距今8000年,东北地区兴起了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与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有联系的。

至少,兴隆洼文化族群,俘虏了一些磁山文化族群的人们,去给他们做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而到距今7500年,兴隆洼文化转变成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文化对兴隆洼文化的改变较大。

反倒是湖南地区的高庙文化,在征服当地土著,吸收当地土著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忠实地继承了兴隆洼文化。

比如,兴隆洼文化晚期的兽面獠牙纹图腾,被赵宝沟文化所抛弃,却被高庙文化所继承。

而赵宝沟文化则是将兴隆洼文化早期的恐龙型石块堆塑龙,转变成了猪首蛇身的石块堆塑龙。

这暗示着,兴隆洼文化族群的王族,在与磁山文化族群的交战中遭遇惨败,而被迫逃往了南方,留在东北老家的族群,就重新推举出了新的王族。

考古人员在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当时中原地区不可能有,只有兴隆洼文化才可能有的一块距今10300年的玉。

这证实了兴隆洼文化族群曾经在与磁山文化族群的交战中遭遇过惨败。

但是,赵宝沟文化兴起之后,距今7100年,河北地区的磁山文化消失;距今7000年,河南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消失;距今6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就出现了一座具有赵宝沟文化特色的王墓——“天盖墓”。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迅速兴起从渭水流域发展而来的仰韶文化。

在赵宝沟文化的老家,赵宝沟文化则转变成红山文化。

而在长江沿岸,又兴起一种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与赵宝沟文化以及高庙文化都有所不同,但她也是属于崇玉的文化族群,显示她来源于东北地区。

这说明,大溪文化的主人应该是赵宝沟文化的王族,他们在中原战败,就和兴隆洼文化的王族一样,也是被迫逃往南方。

到了距今5500年,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看起来是波澜不惊,其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河南荥阳,出现了一个青台遗址。

青台遗址里,则有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九星遗迹”。

这个九星遗迹与濮阳西水坡“天盖墓”一样,是属于星宿文化。

这显示了青台文化与赵宝沟文化的联系,表明赵宝沟文化族群的后裔们,又重新回到了中原。

而与此同时,山东地区的大汶口第一期文化,转变成了第二期文化。

大汶口第一期文化,是由当地的北辛文化转变而来的,是当地的土著文化。

而大汶口第二期文化,就是属于外来的崇玉文化,并且,这个崇玉性的文化与湖南高庙文化、安徽凌家滩文化都有联系,她们都有“八角星纹”。

所以,可以肯定,距今5500年,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族群的后裔们,从南北两方夹攻,重新入主了中原,并且,占领了山东。

但是,距今5300年,河南巩义又出现了一个双槐树遗址,里面也有九星遗迹。

问题是,这个九星遗迹,与青台遗址那个九星遗迹不同。

这个双槐树遗址的九星遗迹中,有一具麋鹿的骨架。

而青台遗址九星遗迹中的相应地方,是一个由纯净的黄土夯筑成的土堆。

这说明,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的族属,相同又不相同。

再联系到伴随着双槐树遗址出现,凌家滩文化突然消失,良渚文化突然兴起的这种状况,我们就可以猜测,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王族后裔们之间,发生了权力争夺。

兴隆洼文化的王族后裔,是由高庙文化到薛家岗文化,再到青台文化。

而赵宝沟文化的王族后裔,是由大溪文化到凌家滩文化,再到双槐树文化。

最后,兴隆洼文化的王族后裔,转移到太湖流域,建立了良渚文化。

所以,这个前后过程,就是兴隆洼文化的王族后裔,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基地,领导以凌家滩文化遗址为基地的赵宝沟文化的王族后裔,以及北方的红山文化族群,共同继承他们祖先的遗志,再次入主中原,并且占领了山东。

但是,兴隆洼文化的王族后裔,入主中原和山东之后,只领导了200年,就由于红山文化族群与凌家滩文化族群更为亲近,联合起来反对他们兴隆洼文化王族后裔的领导,从而迫使他们不得不离开中原,离开山东,前往太湖流域去建立良渚文化。

这个结果,正好与史籍记载的黄帝“生昌意与玄囂二子”相符。

《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昌意)取淖(nà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这里,“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这个“江水”,在哪里呢?

江,一般是在南方,如汉江、嘉陵江、怒江、珠江、湘江、赣江、钱塘江。

在北方,只有一条黑龙江。

而那个黑龙江的名称,是现代化的名称,不是古代就有的。

所以,“青阳降居江水”的这个“江水”,一定是在南方。

那么,南方的哪一条江水,能够直接称为“江水”呢?

只有江水之王长江,才能够直接称为“江水”啊。

所以,上起重庆,下至江西的大溪文化族群,就可以疑为“青阳”,也就是少昊金天氏——玄囂。

而少昊金天氏——玄囂,我们都知道,他的“龙兴之地”是山东啊。

这就是说,玄囂就是大溪文化的主人,他们后来入主中原,占领山东,成为了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主人。

我们再看“昌意降处若水”的这个“若水”,她又是在哪里呢?

《水经注》:“若水出蜀郡。旄牛(今四川汉源县一带)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

也就是说,今天的雅砻江,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称“若水”。

另外,《方舆纪要》 卷82会同县“洪江” 条下又记载: “又若水,在县东八十里。《志》 云,水有两源,一出州北贯保寨旁楠木山下,一出绥宁县界,会为若水,入于洪江。”

于是,湖南会同县东面的洪江,古时也称“若水”。

还有,《山海经·海内经》记载: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注意,同一个《山海经·海内经》中,有两次提到“若水”。

另一次是在这之前曰:“西海之内……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这里,将“昌意降处若水……生帝颛顼”与“西海之内”,“流沙之东,黑水之西”的“朝云之国、司彘之国”相联系,是不是说明,生于“若水”的颛顼,与这“朝云之国、司彘之国”有联系呢?

但是,它又似乎不是肯定颛顼就是“西海之内”的“朝云之国、司彘之国”的主人。

也许,颛顼是“朝云之国、司彘之国”的祖先也不一定。

而“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这句话,就肯定了“若水”是在“南海之外”。

那么,“南海之外”又在哪里呢?这个南海,是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广东广西之南的南海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海”字的演变。

最早的“海”字,左边为水的象形字,右边为“每”字的象形,“每”字本指带有头饰的妇女。

所以,从字形上分析,能够让妇女戴上头饰的水,就是“海”。

这说明,“海”就是让母系社会的部落首领戴上头饰而称王的地方。

这说明,“海”就是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生活财富之源泉。

这说明,“海”这个字,是对人类渔猎时代生活的纪念。

这说明,“海”的本意,其实就是湖泊。

而在中国大地上,渔猎时代最大的湖泊,应该就是黄河下游,现在的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

所以,《山海经》中的“海内”,其实就是指中原地区;东南西北“海”,其实就是指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

具体到“南海之外”,其实就是指河南安徽以南的地区。

同样在《山海经·海内经》中,还有“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的记载。

而衡山,就是湖南地区很有名的五岳之南岳。

那么,这个“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的“若水”,到底是在哪里呢?

分析《山海经·海内经》,她其实是以东西南北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而在关于南海方面的叙述,她又是按照从东南到西南,再到中南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所以,在关于南海方面的叙述中,第一个出场的“若水”,就应该在南海的东南,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地区。

可是,四川,湖南的“若水”,都有明确的史籍记载,而浙江的这个“若水”,为什么没有后来的明确的史籍记载呢?

虽然,浙江的这个“若水”没有后来的明确的史籍记载,她却有实物证明,这个地方,在早期就是称为“若”。

箬竹,作为一种植物,它就是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衢县和湖南零陵阳明山。

而从箬竹的这个“箬”字,我们能够想象到,它与“若水”或“箬山”的地名之间的联系吗?

这种植物名称,就是从地名而来,证明这个地方,曾经叫做“若水”或“箬山”啊。

另外,颛顼大帝,至少是距今4100年前的人物,而在四川、湖南叫作“若水”的地方,具有与颛顼大帝的身份相匹配的文化遗址吗?

只有浙江天目山的脚下,才有与颛顼大帝的身份相匹配的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啊。

所以,真正的“昌意降处若水……生帝颛顼”的“若水”,是在浙江天目山地区,孕育了良渚文化的地方。

而四川、湖南的“若水”,不过是颛顼的后裔们,流落到那里,就把他们祖籍地的地名,给移植过去了而已。

这么说来,缙云氏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主人,颛顼大帝也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主人,他们不就是同一个“人”么?

确实,黄帝的手下大臣夏官缙云氏,在黄帝禅位之后,接任为颛顼大帝,这有何不可?

关键是,颛顼大帝的能力比黄帝要强得多,这也必须他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主人才行啊,否则,他凭什么会比黄帝还强得多呢?

《史记·五帝本纪》对黄帝的记载是:“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

而对于颛顼的记载则是:”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为什么记载黄帝的顺序是“东、西、南、北”,而记载颛顼的顺序是“北、南、西、东”呢?

这里的关键,当然是黄帝只是“北逐荤粥”,其结果还是“迁徙往来无常处”。意思是黄帝和北方的荤粥民族作战,经常打败仗,被追赶得到处跑。

而颛顼则是“北至于幽陵”。

这“幽陵”,就是北方的祖坟。

颛顼的北方的祖坟在哪里呢?

就是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赵宝沟文化遗址,还有红山文化遗址啊。

颛顼“北至于幽陵”,就是说他打败了北方的荤粥民族,夺回了他们部族的祖籍地。

这个事情又还是要从距今5500年讲起。

距今5500年,薛家岗文化的主人昌意,和凌家滩文化的主人玄囂,还有红山文化的主人金天氏,他们是兄弟,他们联合打败了中原地区的主人夸父氏和山东地区的主人蚩尤氏,同时驱逐了当时的神农氏炎帝榆罔,建立了青台文化。

由于红山文化的主人金天氏和凌家滩文化的主人玄囂同属一系,所以,他们共同反对昌意,迫使昌意于距今5300年离开中原和山东,到太湖流域创造良渚文化。

距今5000年,正像满清入关丢掉东北一样,少昊金天氏从东北红山文化区南下,导致北方其他民族——荤粥民族夺取了他们的老家红山文化区,由此导致红山文化灭亡,小河沿文化兴起。

东北老家的丢失,导致少昊金天氏和玄囂的另一个兄弟的不满。

这个兄弟,就是少典氏的后裔轩辕氏。

少典氏,其实就是当年的黑龙氏。

《三皇本纪》记载:“当其(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这是记载的伏羲氏(祝融氏)与共工氏之间的一场战争,女娲氏当时支持了共工氏。

正是这场战争,导致赵宝沟文化转变成红山文化和大溪文化。

这场战争,在《淮南子》里面有相似的记载。

但是,在《淮南子》里,女娲氏“以济冀州”这一句,多了三个字,为“杀黑龙以济冀州”。

为什么《淮南子》里面有“杀黑龙”三个字,而比之晚出的《三皇本纪》反倒少了这三个字呢?

这应该是《三皇本纪》的作者司马贞参考了其它资料,觉得用“杀黑龙”三个字不妥。

实际上,女娲氏打垮了黑龙氏,但是,并没有消灭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回了陕西。

自此,黑龙氏就在陕北生活,由此变成少典氏。

正是因为少典氏生活在女娲氏部族的文化氛围之中,接受了女娲氏部族的文化,所以,他们才具有中道思想,孕育出后来的黄帝。

当然,这个黄帝,不是先前生下了昌意和玄囂的那个黄帝;这个黄帝和昌意以及玄囂,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

在昌意和玄囂、金天氏重新入主中原的时候,这个黄帝,其实是在陕西隔岸观火,没有参战。

但是,到了玄囂和金天氏丢掉东北老家之后,他就发怒了,他就开始联合中原地区的土著共工氏部族,反对玄囂和金天氏。这就导致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由早期转向晚期,也导致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由第二期转变为第三期。

这背后的实质,就是五帝时代到来,玄囂金天氏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成为黄帝手下的一个地方势力——春官青云氏。

黄帝联合共工氏推翻玄囂金天氏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夺权,更重要的是为了反抗北方小河沿文化的侵略,进而收复被玄囂金天氏丢掉的他们东北老家。

但是,黄帝不行,只有颛顼才行。

为什么黄帝不行,只有颛顼才行呢?

我们看,黄帝是“南至于江,登熊、湘”,而颛顼是“南至于交趾”。

熊、湘,就是湖南衡山;交趾,就是越南。

黄帝只能到湖南衡山,而颛顼却能够到底今天的越南。

为什么呀?

因为,颛顼是昌意的后裔,昌意是高庙文化的主人,他们在江南经营发展了几千年,所以,颛顼是在自己祖先留下的地盘上,他哪儿都能够去。

而黄帝到江南,不过是个宾客。他手下的夏官缙云氏,才是这里的地主。缙云氏让他到哪里,他才能到哪里,缙云氏不让他去的地方,他是去不了的。

所以,黄帝的实力,比颛顼是要小得多。

为什么昌意被玄囂金天氏逼迫南下之后,昌意不是回到湖南,而是到了太湖流域呢?

因为,太湖流域也是他们的地盘。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他们的祖先就来到了太湖流域。

而相对湖南,太湖流域有水路直通中原。所以,昌意到太湖流域而不回湖南,原本就有重返中原的打算。

由太湖流域到中原,再经黄河,颛顼的战略物资可以直达陕北石峁。所以,颛顼具有实力与北方荤粥民族较量。

这也就是黄帝最后不敌北方荤粥民族,而禅位于颛顼的原因。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又记载:“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学者们根据古语音学判断,认为“附禺”、“务禺”、“鲋鱼”都是“无虑”的音转,推断颛顼大帝所葬之地就是现在的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地处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境内。

颛顼的“颛”,本义为“圆头胖脑”。

而颛顼的“顼”,从“玉”从“页”。

“玉”是指“玉胜”,即玉制的发饰品,“页”指人头。

“颛”“顼”二字合起来,就是表示“头戴玉饰的胖子”。

颛顼是对“医巫闾”的意译,即“头戴玉饰的富态者”。

另外,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也有颛顼和帝喾之陵,人称“二帝陵”。颛顼陵居东,帝喾陵居西,两陵相距60米。颛顼陵南北长66米,东西宽53米,高约26米。帝喾陵略小,且居后两米。

还有,颛顼墓在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城西北7.5公里处,也有一座颛顼墓。

《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

之所以颛顼有这么多墓,应该是因为颛顼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系。

这个世系的历代帝王共用一个名号,就是颛顼。

而由于历代颛顼面对的情况不同,最后的死亡之地也就不同,所以,就有不同地方的多个颛顼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