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皖系军阀历史及相关名人和军队介绍

2023-10-27 18:0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皖系军阀历史及相关名人和军队介绍

皖系军阀人物有:皖军段祺瑞,西北边防军徐树铮,辫子军张勋。
皖系军阀:皖军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段祺瑞利用他控制北京政府的有利地位,在北洋集团中网罗附己力量,如安徽省长倪嗣冲、山东督军张怀芝、福建督军李厚基、陕西督军陈树藩、甘肃督军张广建、浙江督军杨善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第7师师长张敬尧等都纷纷投靠段祺瑞。

段祺瑞通过这些地方军阀,在西北控制了陕、甘两省,在华东掌握了安徽、山东、浙江和淞沪地区,在华南有福建;另外有些地方军阀,如山西督军阎锡山、两广矿务督办龙济光(驻海南岛)、四川督军刘存厚等,也在政治上追随皖系。
加上段祺瑞的亲信靳云鹏、徐树铮、曲同丰、傅良佐、吴光新等人,形成了以段为首的皖系军阀集团。共拥有9个师14个混成旅。段祺瑞任陆军总长,下辖部队的主要编制序列是:
段祺瑞直属中央军编制序列(1916年)
第4师 师长 陈乐山
第5师 师长 张树元
第7师 师长 张敬尧
第9师 师长 魏宗瀚
第10师 师长 卢永祥
第17师 师长 陈复初
第6混成旅 旅长 何丰林
第8混成旅 旅长 靳云鹏
第10混成旅 旅长 臧致平
第11混成旅 旅长 王麒
第13混成旅 旅长 吴光新
第15混成旅 旅长 贾德耀
第20混成旅 旅长 吴长植
第24混成旅 旅长 王永泉
第47混成旅 旅长 施从滨
段祺瑞的亲日卖国外交政策,在国际上引起英美的不满,在国内遭 至全国人民的唾骂和反对。《中日军事协定》的消息一经传出,留日学生 与国内学生纷纷成立救亡团体,采取行动;各界人士以及西南各省当权 人物,也纷纷通电责问。全国上下的反段气氛,把本已存在的直皖矛盾, 进一步推向尖锐化。段为缓和直皖矛盾,1918年10月辞去国务总理,专任参战督办。
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后,即以参战督办名义开始编练参战军。1918 年12月,段祺瑞督办的两个教导团训练工作结束。随后派其心腹靳云 鹏到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招募了 3万余名新兵组建了参战军,并委任 徐树铮以参战处参谋长的名义,选洛阳为据点。经过短时间的编队和训 练后,将参战军正式编为3个师。其主要编制序列是:
段祺瑞参战军编制序列
参展督办——段祺瑞 第1师 师长 曲同丰
第2师 师长 马良
第3师 师长 陈方远
段祺瑞定国军编制序列(1920年7月)
总司令 段祺瑞
参谋长 徐树铮
边防军第1师
边防军第3师
中央陆军第9师
中央陆军第13师
中央陆军第15师
边防第1混成旅
皖系军阀:边防军徐树铮
徐树铮,字又铮,江苏省萧县(今属安徽省)人。1880年生,清秀才。1901年投入段祺瑞门下,在保定北洋常备军军政司参谋处当文 案。1905年,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读,1909年毕业,回国后入段幕府,历任第6镇军事参议、第1军总参谋。
徐树铮后随段任江北提督署参谋、北洋第2军总参谋官。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段任陆军总长,徐树铮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陆军次长。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徐树铮反对帝制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徐树铮被免职。1916年,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组阁,徐树铮出任国务院秘书长。
1917年春,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到徐州,策动张勋反黎元洪,诱张勋率部入京。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徐树铮再任陆军次长,主张武力统一中国。8月,徐树铮与王揖唐等人组织“安 福倶乐部”,收买政客,操纵选举,包办新国会,把持北京政权。
徐树铮西北边防军编制序列
西北边防军总司令 徐树铮 第1师 师长 曲同丰
第2师 师长 郭坚
第3师 师长 樊钟秀
第1混成旅 旅长 宋邦翰
第1混成旅 旅长 宋子扬
第1混成旅 旅长 褚其祥
第1混成旅 旅长 张鼎勋
第1混成旅 旅长 李如璋
西北边防军建立后,于1919年10月出兵外蒙古,1919年11月17 日,外蒙古正式取消自治,回归中国。1920年直皖大战后,皖系失败,西 北边防军与皖系军阀的统治一起结束了自己的命运。徐树铮避人日本 公使馆,后在日本人的保护下逃到上海。
1922年,徐树铮代表段祺瑞联络孙中山、张作霖,策划反直孙、段、张“三角联盟”。徐潜入福建联络皖 系旧部王永泉,在延平设立“建国军政制置府”,自任总领,赶走倒向直 系的福建督军李厚基。不久,王永泉投靠直系,制置府瓦解,徐被迫回沪。
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卢永祥战败赴日。徐树铮收罗皖系残部,组成浙沪联军,自任总司令,企图东山再起,后因被所在英租界干预,徐被流亡欧洲。1925年,段祺瑞任临时执政后,召徐树铮回国,12月29日在廊坊火车站被冯玉祥部下枪杀。
皖系军阀:辫子军张勋
张勋(1854〜1923),字绍轩,晚年号松寿老人,江西奉新县人。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庭。年轻时曾经当过土匪。1884年在长沙投军。1891年升为参将。1895年投袁世凯组建的新建陆军,充任中军官兼工程营帮带。
1899年随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充武卫右 军先锋队头等先锋官兼巡防营管带。1901 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陕西返回北京时,张奉命前往“迎驾”,得慈禧赏识,先后升为直隶淮军统领、四川建昌镇总兵等。
1903年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调张勋当奉天巡防营翼长。1909年张被调为江南提督,会办长江防务。1910年接任钦差江防大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勋率部在南京负隅顽抗,曾在南京雨花台与攻城的革命军进行激战。
兵败后逃窜到徐州,清政府嘉奖其“孤军奋战”之 功,擢拔他为江苏巡抚兼署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张勋所部改编为武卫前军,驻兵于山东兖州,但仍暗中联络各地封建余孽和王公贵族,阴谋策划复辟活动。为了表示效忠清王朝,他和他的军队一直留着标志发辫。因此,所部被时人称之为“辫子军”,他本人也被“辫帅”的诨名所代替。
张勋进京复辟失败后,由倪嗣冲接任安徽督军,他将张勋留皖的定武军40个营改编为新安武军。1921年直皖战争结束后倪嗣冲去职,由张勋旧部张文继任督军,他怕倪的安武军不听节制,遂将原安武军全部改组为安徽省第1、第2、第3、第4、第5混成旅,新安武军体制不变。
1922年10月,第1混成旅旅长马联甲升任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下令将新安武军40个营裁撤遣散,至此,皖军“辫子军”绝迹。1923年9月12日,张勋病死于天津,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