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历史 > 正文

​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观点(荀子性恶的主要思想主张)

2023-07-30 01:2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观点(荀子性恶的主要思想主张)

荀子性恶论:人生来本恶,可婴儿什么都不懂,怎么会是恶呢?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有些人在为其开脱的时候,总会说上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吃这一套,就算是未成年,十几岁的年纪也足够认识善恶了。

后来,又有了降低刑责年龄的办法,从14岁调到了13岁。不过有些人还是不满足,觉得犯罪就不应该设定年龄。因为真正的恶,与年龄无关。

荀子和人之性恶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相关理论和说法有许多,而以儒家的影响和理论深度为最。其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最典型和有名的。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在他的本性中都有善的种子存在,说人有“四端”(仁义礼智)和“四心”(侧隐、羞恶、辞让、是非)。

与之相对的荀子则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作为战国末期鼎鼎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后圣”。荀子推崇并接纳儒家思想,却也批判性、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学,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的思想和理论。

荀子最有名的性恶论表示,人生来就是恶的,所谓的善良之性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很显然,性恶论没有性善论来得美好、正能量,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它是无法被接纳成为主流思想的,但它却是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而且历来支持性恶论的人也不在少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一生下来就有好财之心、妒忌憎恨之心、贪欲好色之心,这些本性,会导致争夺、残害、淫乱的恶果,如果放纵、顺从人的本性,辞让、礼义、忠信这些道德观就会沦丧,礼法会崩溃,社会秩序会破坏。所以从这点就可以证明,人的本性是恶。

如果没有道德标尺,没有规定的社会尺度,而任由人人从本性、本心出发做事,那这世界又岂会这么井然有序?尽管人类和动物不同,但也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骨子里的趋利避害才是本能,假使真没有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人能保持住那份善良,能保证完全不伤害到其他人吗?

荀子的所谓“性恶”,是指人的自然资质天生是恶的,也可以说是人的动物本性。人甫一存在,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欲望,这才是人最真的本性。

而的所谓的辞让、礼义、忠信,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违反人的性情的——“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者也”,就像懒惰和自律,虽然成功自律的滋味很美妙,但其实懒惰才是人的本性,不然人也不会在自律的时候感到那么痛苦,还要用近乎强迫的心态和手段来保证自律性。

所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在“人之性恶”之后,荀子又提出“化性起伪”。“性”是指“本始材朴”,“伪”即人为,是指后天形成的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资质与本能,而人可以化性恶为性善,即通过后天学习和努力,来转化恶。这点就是在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人生下来就像是一块天然的石头,需要再加工,只有经过人为的加工,才能雕刻上良好的道德品质。

荀子的性恶论是反对孟子的道德先验论的。他认为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等善的品质都不是先天的良知良能,而是后天“学而成”、“事而能”的。也就是强调道德意识源于后天实践及环境熏陶,需要经过外在的规范、学习改造才能获得。

所以从人性天生恶出发,荀子指出,若要维护统治,就必须要把人的言行举止规范在一定限度之内,统治阶级要“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即对臣民进行教化,立礼法制度、道德规范。虽然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做法,但也是防止争斗混乱、实现和平的必要之法。

教养之后选择恶才是人之性恶?

人生来是恶,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有转化为善的机会。这里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观点,是说善恶是基于人类世界的评判,是有思想、会思考的人规制出来的标准。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有思想、会思考吗?

婴儿虽然也是人类,但成长的那几年可以说是不具备人类的理性意识,这个时候,不如说他更像是动物,一些争夺、嫉妒的行为虽是本能,但其实并无所谓善良与邪恶之分,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不能参与并遵守人类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

若要以我们成人、社会人的眼光来看待小孩的行为,将此判定为邪恶或善良,那就好比也将动物们纳入了这种评判标准中,而现实中,我们真会将动物和人类放在一起吗?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婴儿其实无所谓的善良与邪恶,他们的那种阶段,属于未开化的状态。

这里不是真的在生理上将婴儿等同于动物,他们自然是人,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只是从思想层面来说,婴儿和动物一样并不具备成熟的思考能力,这时他们还未踏入人设定的善恶框架中,所以可以不论善恶。

而真正的善恶本性,是要后天教育、选择的。也就是说荀子说的,人性有向善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教养来使他选择善或者恶。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而所谓圣人,就是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

荀子说:“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尧舜和桀跖生来都是一样的,但一方成了君子、善人,一方却成了小人、恶人,其不同之处就在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也就是说,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婴儿,他没有思考能力,而在慢慢成长中,人的特质就会在学习中逐渐显露、完备,这个时候,家庭的教育和自身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此种观点认为,人有善恶之分,但是要在接受教育之后才分,所谓的生来就是恶,是要在他接受教育、有人类社会意识后,却还选择了恶的时候来说的。

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了韩国的一部电视剧《窥探》,说的是恶人生的孩子是否也会是天生的恶人,这里虽然重点放在基因遗传上,但其实也是人性是否本为恶的探讨。

还有所谓的反社会人格,我们到底是要将其归入基因或精神缺陷的错,还是归入天性为恶的范畴里呢?

当然,实际上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人性多样,影响因素也千奇百怪,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育对人是何其的重要。

对于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或者说亦善亦恶,你的看法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