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闻过则喜,一句你听过但可能从未做过的话

2024-10-31 12:15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闻过则喜,一句你听过但可能从未做过的话

#你见过三观最正,最纯洁的话有哪些#

----这个世界上的所谓成功,虽然不能说是反人性的,但也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感觉读书很辛苦,有人就从中找到了乐趣,考上了名牌大学;我们感觉被人批评很难受,有人就能“闻过则喜”,取得了人生的进步。

闻过则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子路,就是仲由,这句话说的是,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就十分开心

子路一直崇尚武力,曾经看不上孔子,还欺负过孔子。但他为人刚直,且能闻过则喜,慢慢地接受了孔子的教导,变化很大,成为“孔门十哲”之一。

在《弟子规》中,对闻过则喜进行了一定的扩展,“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一个人,如果听到指责就生气、听到表扬就开心的话,损友就多了、益友就少了。

相反,如果听到表扬就小心、听到指责就开心,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会喜欢和自己亲近。

《弟子规》,并不是写给徒弟的规章制度。弟子是圣贤弟子的意思,规是夫和见的合体,弟子规就是学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从而成为有见识的大丈夫。

闻过则喜,说起来就四个字,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据说纵然是纳谏如流的李世民,也不能完全做到闻过则喜。

有一次,魏征给他提了一条很尖锐的意见,他脸色马上就变了。

虽然没有当场发作,但回到后宫还是忍不住狠狠地说了一句:“我一定要找机会杀掉这个田舍翁。”

后来多亏长孙皇后劝解,才算是熄了火。但魏征死后,李世民还是找了个借口,把他的墓碑给毁了。

闻过则喜,是圣人之风;闻过则怒,是正常反应。

那么怎么样才能从“闻过则怒”转变为“闻过则喜”呢?

我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顿悟式,一种是渐进式

顿悟就是一站直达、豁然开朗,渐悟就是分层递进、逐步参悟。

如果突然明白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道理,你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到“闻过则喜”。

如果突然明白了“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你也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到“闻过则喜”。

其实,只要是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对他人的批评、指责都应该是欢迎的

只有那些要面子的人、不追求进步的人,听到指责、批评才会生气。

而且,那些指出我们问题的人,往往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最希望我们改变的人。

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人,一般都不会批评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对待批评就会心怀善意。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我们往往会对别人的指责,首先分对错。也就是说,对的我们就容易接纳,不对的我们就容易恼火。

但这个对与错,是绝对真理吗?当然不是,这里的所谓对与错,只不过是自己大脑里在当时的一种判断罢了。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每个人都可能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格局广大。

古代的昏君就是听不得批评,从而堵塞言路;而那些明君,都是从善如流、善于纳谏。

我们也是一样,如果老是“闻过则怒”,就会“损友来、益友却”,人生得不到进步。

当然,如果确实不能一下子顿悟,也可以采取渐悟的方式,慢慢进阶。

第一个层次是闻过则怒。这个是起点,应该极少有人比这还低了。可能极个别人会“闻过则疯”,直接发疯了。

在这个层次里,轻则怒目相向,重则恶语相向。再重的话,就是动手打人了。有权的人还可能会动用权势,比如纣王就会挖人心肝。

第二个层次是闻过则嬉。在这个层次,生气归生气,但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生气。

领导说他这件事做得不行,他内心不满、窝火,但表现出来的是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嬉皮笑脸。

第三个层次是闻过不怒。如果说“闻过则嬉”还是一种表面功夫,那么到了这第三层次,就是真涵养了。

虽然还不能做到很高兴,但是能够不生气,也是一大进步。据说,朱德元帅曾说自己只能做到“闻过不怒”。

面对指责、批评,谈不上高兴,也谈不上不高兴。态度上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情绪上是不悲不喜。

第四个层次是闻过则喜。如果说“闻过不怒”是君子之风的话,“闻过则喜”就是圣人之风。

不怒,有两种。一种是忍住不怒,一种是看透不怒。其实,看透了的人,不仅不怒,也不喜。我们暂时不去探讨。

这里说的是忍住不怒的这一种,先忍住,后再慢慢找出它的好,慢慢喜欢上它。

一位诤友,就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瞬间看清自己;一句诤言,就是一盆冷水,能让我们瞬间清醒。

而一个人,能知过的话,就是腾飞的开始。无论是知错就改,还是扬长避短,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

当然,按照孟子的说法,闻过则喜还不是最高的境界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也就是说,子路的境界是“闻过则喜”,大禹的境界是“闻善则拜”,大舜的境界是“善与人同”。

子路是改正自己的缺点,大禹是吸取他人的优点,大舜是不分彼此,自己有优点、愿意分享给他人,别人有长处、愿意向别人学习。

…………

闻过则怒、闻过则嬉、闻过不怒、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善与人同,请问您处于哪一个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