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伟大的转折-挺进大别山

2024-11-03 06:09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伟大的转折-挺进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史称大转折,但网上却因刘邓大军所付出了消耗的代价而多有非议,现将我的一些理解写成一篇文章,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挺进大别山战略的演变

战争进行倒第二年,打出外线是我军必然的要求,也是中央得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确定目标,可以统称为“中原战略”,战略目标基本上是根据陕北和山东战场的态势变化而变化的。

5月初,陕北、山东虽然处在敌军重点进攻下,然而局势在我军掌握中,陕北我军发动蟠龙战役,山东我军拟发动孟良崮战役,形势看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5月4日给刘邓电报:“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来往机动”,这是一个中原宽大作战战略,这说明当时外线出击留给前方将领的余地很大。

陕北蟠龙战役和山东孟良崮战役后,敌军改变了策略。陕北胡宗南采取了10个旅绑在一起的战法,山东则在50公里正面集中9个整编师集团滚进,寻我军主力决战,我难以啃动,虽然还可机动,然而一来机动余地不大,二来面临敌军捕获我主力,一战解决问题的风险,陈粟为撤散敌军于6月28日进行分兵,以3个纵队出鲁中,以一个纵队出鲁南,6月29日毛泽东也指示山东进行分兵,其方针和华野分兵稍有差别,指示以5个纵队出击外线,陈粟收到电文后,对分兵方案进行了微调,以陈唐率领3个纵队出鲁中,以叶陶两个纵队出鲁南,这就是山东著名的“七月分兵”,打到敌军身后,试图撕开集团敌军,获得歼敌战机。

山东方面分兵,虽然撕开了敌军重兵集团,但南麻战役失败,毛泽东在⒎23日致电刘邓,改变了5月初给刘邓军规定的在中原宽大机动的方针,要求刘邓“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又令陈庚出豫西,吸引胡宗南一部。27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执行中央23日出大别山任务。

可以看出,山东和陕北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改变了既定的方针,要求刘邓直出大别山,其目的是不惜代价,打到敌人最敏感的部位,迫使敌军回援,减轻山东和陕北的压力。

2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军虽然取得重大战果,然而经过一个月作战,消耗很大,伤亡1万3千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员需要安置,部队需要整补,粮食、弹药需要补充,进军大别山困难巨大,刘邓提出休整半个月,第一步出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同时表示内线山东敌人不能西调的情况下,还有战机,在出动前可在鲁西南继续歼灭敌军7-8个旅。毛泽东虽然复电同意刘邓的意见,然而却强调: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实际上是对刘邓施加压力,政治高于一切,一旦陕北中央出现问题,谁能负得起责任?同时,山东临朐战役也尘埃落定,以华野大败而告终,刘邓不得不在7月30日复电表示休整半个月后,直出大别山,至此,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基本成型。

但即便这样,出动也应该是在8月中旬后了,然而,刘邓大军真正开拔是8月7日,决策由刘邓制定,“中原战略”最终演变为8月初,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二、我军为何将挺进目标定在大别山

外线作战的根本目标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战略方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挺进不深入,对国军的根本重地就威胁不大,自然无法达到吸引敌军回援,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目的,挺进不深入,敌军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交通线,来往集中兵力,达到各个击破我军的作战目的。

在中央计划外线作战时,将进军目的地选定了大别山,原因是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以达到我军预期的战略目的。(刘邓先后调动曾用于山东和陕北的敌军部队为:整编第7、48、65、46、28、20、10、85、11、25、9、88师)

三、历史在47年8月的抉择 ——挺进大别山

鲁西南战役后刘邓大军原计划休整半个月行动,然而8月初的鲁西南风云突变,刘邓大军面临历史抉择。当时的形势是:

1、水情:连降暴雨,黄河水猛涨,即便敌人不炸堤,本身也有决堤的危险,黄河两岸出动了10几万民工修堤护堤,连部队一部也拉上去了,我军处在水淹七军的危险中

2、我情:陕北告急,山东告急。毛泽东29日电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山东内线已被敌军击破,华野内线四个纵队无力再战;外线一路为3,8,10纵出鲁中,一个月行军打仗,连遭挫折,损兵6000,撤至鲁西南;一路为1,4纵出鲁南,遭到敌军合击,损兵2万多(另独立师和10师佯装主力东返),丧失战斗能力,后经接应退入鲁西南。此后,华野5个纵队渡过运河,集结于刘邓大军身的郓城一线,构筑工事自保。此时,山东内外线均遭重创,形势危急,中央原定的华野吸引敌军于鲁中,掩护刘邓出击的方略已不可能实现。同时,刘邓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士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伤亡了1万3千人,炮弹消耗殆尽,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

3、敌情:由于华野外线损失惨重,不得不进入鲁西南,同时也将山东敌人大量引向鲁西南,由于华野外线无力再战,难以和中野进行战役配合,敌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军承受了空前压力。

4、地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条边是黄河与运河,底线是陇海铁路,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是军事上典型的“死地”,敌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敌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地位,而遭遇灭顶之灾。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8月初的鲁西南,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我不利,因此,鲁西南绝非久留之地,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战抉择。 当时刘邓军不外乎有这样几条路可供选择:

1、返回豫北:这和中央的外线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即便要实施北返,实际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我军既无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没有行动上的准备,同时,我军12万大军南渡的船只被敌人空军炸沉1/3,因此在仓促之间,要渡过包括华野外线在内的20几万大军,基本不可能,同时这样的行动也是在敌军的预料中的,敌军正计划趁我北渡,迫我背水作战。退一步,即便北返成功,那么敌军将以少量兵力布防黄河,我军再要南渡作战,绝非一朝一夕,怕也再难以达成突然性,这样敌军可以集中绝对优势力量围剿山东根据地,后果如何设想?(即便没有这样,我军都丢失了沂蒙山根据地和胶东,损失惨重)可以说,这条路是没有可能性的。

2、在鲁西南和敌军大打:这条路更是天方夜谈,从我上面列举的作战条件看,我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简直就是一场背水的不利决战,也是国军梦寐以求的。

3、去豫皖苏:这条路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当时,华野已经难以继续有效牵制敌军,刘邓进军豫皖苏也没有机会休整展开,敌军大军尾随而至,无法拉开战略空间,我军依然是同敌军缠斗的局面,敌军依托其交通线,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对我各个击破,我军各部均没有喘息的机会,依然无法争取时间休整和战略展开,而无法扭转南线极其被动之局面。

4、向东、向西:没有可能性,敌军东西两面,均集结了重兵,西面、西南面一线部署了68,3,40,7,48,58等整编师及骑兵第1旅,东面一线有敌军5,84,85等整编部队,西线敌军二线部队为:41、47、206、15几个整编师,东线敌军第二线的有75、57、88、46、20、28、65等整编师(如果我军在鲁西南被敌缠住决战,敌军可以增援鲁西南的部队还有整编第38、10和11师),可以说敌军占了绝对优势,我军无论向东还是向西,一旦遭到阻击,就难以脱身,而腹背受敌。

综上所述,我军只有向南。由于敌军没有预料到我军会向南,因此,南面敌军还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我军可以出其不意,甩开大部敌军,拉开战线,大踏步挺进大别山,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在大别山先敌展开,而敌军集结进攻需要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我军就可完成展开动作,威胁敌军的根本重地,迫使敌军回援,从而实现中央的战略构想。

四、挺进大别山的得失

无可否认2野挺进大别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刘邓野战军主力由12万人降至约6万(大别山还留置3万3),装备水平也极其低劣,这是“失”,但我们如果以此而认为挺进大别山失败了,那绝不是客观的态度,因为挺进大别山使中共获得了最大的战略利益。

1、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最好战略前途,即付出了代价实现了“全局转换”的最高战略目的,这是军史所公认的。史书这样评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毛泽东对挺进大别山如是说“大别山巩固了,我们才说:可以叫进攻。不是自卫战争了,而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的进攻。”“在大别山没站住脚,我们不敢开这个会(指12月会议),我也不敢讲这个话(指“打到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现在全国形势很好,东北野战军在冬季攻势中歼灭大部敌人,连克数城;华北、山东、苏北完成了冬季整训,不日将展开春季作战;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纵横驰骋于江河淮汉之间,全国性的胜利已成定势,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就不会有这个局面”“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军在东北,华北,山东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调动和吸引南线全部兵力160个旅中约90个旅于自己周围(注应该是包含了陈粟和陈谢跟进的后续战略手段)于自己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2、挺进大别山完全扭转了依托根据地抗击敌军进攻的情形,把战争引向了蒋管区,使得晋冀鲁豫根据地在长期得战争后得到恢复,陕北和山东根据地渡过难关。挺进大别山后,到47年12月份,华东地区敌军总兵力由88个旅下降到45个旅,陕北方向敌军由40个旅下降到29个旅,能机动的就更少了,为我军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同时中野我军还建立了鄂豫、皖西、江汉、桐柏和鄂豫陕等5个军区,辖31个军分区,成立了各级民主政权,并在3军经略中原的战略行动中逐步连成一片。为日后的战略决战,提供了坚强的支持。

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的评价:“我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下,在中原辽阔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机动作战,歼敌正规军二十万人以上,歼敌盛县保安团队等武装十万人以上,将敌人在中原苦心经营二十来年的反动基础,一扫而光。这样,我们就剥夺了蒋介石在四千五百万人口这样一大块地区的兵源、粮源和财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养几十万兵的战略基地”,“为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整个中原,准备了有利条件。”

3、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空间,使得我军能够进行宽大机动,撕开敌军的重兵集团,而求得战机各个歼灭敌军,并迫使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促使敌我态势发生根本转变,我军不仅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更是由于中原根据地的建立,形成了我军对对中原地区敌军的战略大包围,刘帅自出大别山那时起就指出蒋军将被钉死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十字架上。

总之,刘邓大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奋力挺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南线战场的伟大战略转折,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曾担任国军作战厅长的郭汝瑰将军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大别山)。”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二野战军战史》《第三野战军战史》《毛泽东军事文集》《刘伯承军事文选》《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刘伯承元帅八千里路云和月》《刘伯承传》《中国元帅刘伯承》《李达军事文选》

上一篇:《粟裕大将鲜为人知的通许之战》

#头条讲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