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国新闻》开播30周年/当年牵头创办人李海明动情回忆…
央视《中国新闻》开播30周年/当年牵头创办人李海明动情回忆…
30年前的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正式开播。从此,央视增添了一个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新闻节目——《中国新闻》。
徐俐早期主持《中国新闻》的留影,《中国新闻》播出第一期就是她主持的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打开央视四套看《中国新闻》和《今日关注》。《中国新闻》节奏明快、风格清新、播出内容简明扼要、主持人亲切自然。“每有大事看四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收视习惯。
王端端的主持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说起央视四套的《中国新闻》,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我的泰安老乡、牵头创办四套新闻的央视原海外中心新闻部主任李海明。四套开播30周年前夕,我和海明主任通过微信和电话沟通交流,回忆《中国新闻》开播前后的那段时光都有些激动。我曾在山东泰安电视台担任过十年的国际部主任,和央视四套打交道比较多,也结交了一大批朋友,对四套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
央视海外中心新闻部原主任李海明
开辟“新闻特区”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新一轮改革开放潮在中国大地涌动。
这一年,杨伟光同志由原来的副台长升任央视台长。杨台是公认的中国广播电视界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升任一把手后抓住有利时机,大刀阔斧搞改革。宣传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办对外的第四套节目。杨台要求第四套节目用新闻开路,创办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闻节目。
央视里程碑式的当家人、老台长杨伟光
杨伟光台长为四套新闻改革做战前动员,他说:“你们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走出一条对外新闻的新路,为国争光”。杨台还说:“台里给你们开辟‘新闻特区’,台领导不审片,节目由你们自己审定,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领导描绘蓝图,各路精兵强将汇集一堂
担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对四套上马格外重视,尤其是对四套新闻节目抱有更大的期待。
要想办出一流的节目,首先要有一流的队伍。由谁来牵头主办这个新闻节目呢?经过讨论,台里决定由李海明牵头,主要原因是他做过十多年的新闻记者,有比较厚实的新闻一线工作经验,又任过新闻联播编辑组组长和新闻部副主任,协助领导做过新闻联播和午间新闻、晚间新闻的改革,经验丰富。他新闻驾驭能力强,成绩有目共睹,他的打拼精神和业务能力大家也都认可。在新闻改革的事业中,他和杨台等老领导结下了很深的友谊。1991年秋天,杨台专门找他谈过一次话,希望他去开拓,先做新闻组长,1992年10月又任命他为第四套节目编辑部副主任。
面对台领导的信任,李海明决心与筹办团队同志们一起抓住这个机会,做一档与原《联播》风格截然不同、符合境外受众收视习惯的新闻节目。
杨伟光台长对李海明的工作很满意
据李海明回忆,当时国家对央视开播四套很重视 ,给了几十人的用人指标,央视又从本台抽调了一批骨干。李海明到编辑部新闻组时,已经从“联播”和“经济新闻”来了七八个人 ,有武晋先、战丽萍、陈小梅、王银桩、田励武、任达清等 。之后,央视又大张旗鼓地聚集人才 ,先后从地方台抽调了高丽萍、徐俐、王静芳等。从部队各记者站抽调了马勇、王磊、迟明泉、陆晓斌等。从广播学院和相关机关抽调了孙岩峰、马百山、赵树清、李荣国、李峰等。以后央视又从广播学院等高校毕业生中分配了任永蔚、吕大庆、万灵等。这些人大都长期从事电视新闻采访 ,长期为《联播》供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已经是全国电视新闻界的名人, 可以说是精英荟萃。比如高丽萍,在山西台时就是以现场采访见长的一流编辑记者,在全国优秀电视主持人评比中榜上有名,她到四套新闻后充分发挥优势,为四套新闻风格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从海军、空军、总后来的四名军人,带来了军队的好作风,他们吃苦耐劳,为四套队伍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短短半年,四套新闻组汇聚了近20人,初步形成了四套新闻的核心团队。1993年海外新闻部成立后,央视又把《纪实15分》栏目组整建制划入海外新闻部,吴晟伟、王未来、李彤云、殷杰、徐江等十多名老记者为四套新闻增添了新鲜血液。随着四套新闻播出次数增加,央视又陆续从本台和首都各大媒体及全国各地相关单位调来韩卫、张立中、徐文华、惠志军、孔琳琳、王小杰、章林、王峰、贺学国、朱钢、申杨、刘娟、于尉、张斌、康浩、邹卫东、郭民等,有力地加强了采访队伍;以后陆续从首都媒体调来或招聘了王跃华、杨奉涛、华东、刘家俊、岳彪、赵刚、王越红、王新纪、高凌云、谢强、安梅、王慧灵、王培、周丽芳、陈轩石、王澈、端木礼忻、赵红、苏纹等一批编辑骨干,陆续调来了丁凡、方静、刘静、宋一平、卢琛等一批主持人,组建了编辑组,播音组,粤语组等。
时任海外新闻部副主任的杨刚毅(右二站立者)和导播刘家俊商量播出方案
《中国新闻》记者编辑召开选题策划会
四套开播前,搞了一次新闻队伍大练兵
因为新闻是四套的龙头和支柱,能否一炮打响,关系四套成败,李海明作为新闻节目牵头人感到压力山大。离四套开播只有两个月时,李海明对张长明主任说:“新闻组必须从《天涯共此时》撤出来搞培训演练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长明(后来担任主管四套的副台长)是四套编辑部第一任主任,他带领团队策划了第一个栏目《天涯共此时》,整个编辑部包括新闻、专题、文艺综合各组都投入了栏目的创作工作。第一期制作了山东、福建、广东专版,《天涯共此时》在央视一套播出后一炮打响,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好的影响,一些人通过栏目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天涯共此时》栏目经过30年几代人经营 ,已经转换为央视明牌栏目《国家记忆》)。
原第四套节目编辑部同事合影
张长明副台长(右)、海外中心赵宇辉主任(左)与李海明研究工作
四套是要面对海外观众,与以前的国内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所不同。开播前,新闻队伍搞了一次十分重要的业务培训。这次关门培训为期半个月,租了一间大教室,首先请杨伟光台长讲课。杨台很忙,但他一气讲了两个多小时,对如何办好四套新闻提出了具体要求。印象最深的是,他让同志们解放思想,打破禁区,按海外新闻的规律制作新闻,要把海外观众当成对中国一无所知的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更不是大学生。因此新闻要做的具体,不能大而化之,走与“联播”不一样的路子。杨台对四套新闻关爱有加,经常到海外新闻部看望大家,给大家讲课 ,帮着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杨伟光台长(右)在审看李海明做的工作方案
这次培训除了请方方面面的专家讲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观摩港台新闻,学习他们的制作理念和方法。最后阶段是自己动手写稿,动手编排,改编《联播》的节目 ,大家互相修改,互相提意见。
经过一段艰苦认真的准备,《中国新闻》的雏形在大家心目中逐步显现。
1,树立为百姓需求做新闻的理念,改官话套话车轱辘话为海外观众听得懂的、有信息的通俗话;内容的选择、编辑、播出顺序完全按新闻价值,坚决杜绝官话套话的会议新闻。
2 ,改革电视新闻画面加解说词两张皮的传统表现方式,增加现场报道、现场采访,让百姓出镜说话,增强现场感。
3,增加港澳台和国际新闻,改变先国内后国际的传统,国际国内新闻按新闻价值编排。
4,精编新闻,增加简明新闻,加大信息量。
5,精心编辑包装新闻,重要新闻增加地理位置图,增加字幕。
6,播出形式上改变一条条录像片串联播出形式为主持人出镜串联节目,在央视率先实现新闻直播。
1992年国庆节前夕,央视为四套开播召开新闻发布会。会后,四套员工联欢,共同高歌迎接四套开播
1992年10月1日,期待已久的《中国新闻》跃然荧屏
当谈到首期节目播出时,海明主任说大家别提有多激动了,领导和同志们一样高兴。海明主任自豪的说道,《中国新闻》的亮点之一是增加现场采访,让百姓出镜说话,使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信性,引领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
记者马勇、任永蔚采访驻港部队首长
记者战丽萍、李荣国在北京采访
1992年10月1日晚,四套新闻首播后,在场各工种人员合影留念
当时国内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加解说词,声画两张皮,画面有时出讲话的镜头,但人物只开口不见声。四套新闻从播出第一期开始,每天要有几条现场采访。
记者王静芳在北京采访
1992年10月1号,中国新闻第一期头条新闻是《改革开放中的天安门广场》,记者高丽萍出镜采访了天安门广场管理处、大会堂管理局、历史博物馆馆长。他们在游人如织的现场介绍了这些单位卖门票、开餐厅满足游人需求,由长期靠国家拨款,经费严重不足,到经费自给有余每年向国家纳几千万利税,由国家包袱到政府宝贝的改革故事,中间穿插了各地游人能在国庆假日登上天安门城楼,能到神圣的大会堂参观的喜悦心情。新闻虽然只有四五分钟,但现场感强,信息量大,观众感觉没有看够。
《中国新闻》第一期第一条新闻,采访天安门城楼管理处处长(右二),李海明(右一)和记者迟明泉、高丽萍
1993年元旦全国放假,四套新闻组下午开编前会时发现没有好新闻,大家焦急万分。怎么办?不能等死!困难时刻,他们兵分几路,一路由李海明和几个编辑在家,搜集精编新闻联播、经济新闻、中新社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新闻,编辑制作节目串联单,做播出准备;另外两路是记者高丽萍和王磊,武晋先等,扛起机器分别去附近城乡贸易中心大厦,拍摄采访了商场购销两旺的热闹场面,去附近军事博物馆广场拍摄采访了老年秧歌队,在拍摄现场记者出镜说完导语后和人们交流。两条新闻把观众带进熙熙攘攘的商场和锣鼓唢呐声中的秧歌队现场,都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观众看了后也很受感染。两组外采记者回来后稍加剪辑,没有配音解说词,两条各几分钟的新闻,为节日节目淡季添了彩。这样的表现形式放到现在是司空见惯,但在30年前就是了不起的大动作!
海明主任和同事们在新闻导播台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1992年11月15号中午,柯受良驾驶摩托车飞越河北金山岭长城,年轻记者赵树清、马勇、任永蔚用两台摄像机现场采访,当晚播出,也是全部现场采访。李海明审片时看到另一个角度拍摄的飞越镜头,疑惑地问:怎么又飞了一遍?建议他们加了一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飞越过程”,这是唯一的解说。《十年冠军梦圆满在津门》是年轻记者马勇和任永蔚现场抓拍的另一精品。在天津举办的世界乒乓球赛上,中国队获冠军,颁奖后记者们散去,但马勇他们没有终止,而是扛着摄像机跟拍,镜头跟着队员进休息室实况记录了队员们获奖后相拥而泣,留着泪说话的场面。教练蔡振华趴在桌子上哭泣,马勇也扛着摄像机趴在桌子上拍摄,永蔚赶紧把话筒递上去,蔡振华哭着说了获奖感言,这一瞬间使人动容。这几条新闻都成为广播学院教学片,当然也是全国电视好新闻。
记者马勇(左一)、任永蔚(中)与蔡振华合影
新闻《京九铁路通车》,则是海外新闻部同一事件的接力报道,广播学院老师称之为串烧式新闻。京九铁路通车是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记者云集,新闻竞争激烈。为打好那一仗,他们提前一周开会策划,落实到人,制作示意图。在西客站、火车上、火车出京停靠第一站山东聊城、终点站深圳安排了四组记者,接力采访报道。第一组西客站庆祝大会结束后,火车缓缓开出西客站,记者任永蔚出镜说:“火车开出西客站,行驶在华北大平原上,火车上的感觉如何?现在把现场交给在火车上采访的记者战丽萍”;战丽萍结束语是:“列车出京后第一停靠站是山东聊城站,老区人民正热切等待开到家门口的第一列火车,下面我们把现场交给在聊城的记者王静芳”;王静芳结束聊城的报道后用下面的话引出在深圳的发车仪式:“今天,在京九铁路南端深圳也有一列火车同时发往北京,下面请我们的记者万灵介绍深圳发车仪式盛况”,后面则是万灵在深圳的报道。
1996年,记者万灵与王未来、陆晓斌在云南采访《边疆行》,一次脱离险境后路边停车庆贺劫后余生。
整条报道四个点,四分钟,节奏快,信息量大,是成功的报道, 也被广播学院作为教学片,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电视好新闻。西客站的摄像记者是刘渝,火车上的摄像记者是韩卫,聊城的摄像记者是迟明泉,深圳的摄像记者是于尉。
记者战丽萍在京九首列车上采访(新闻截图)
记者刘娟在香港采访
《中国新闻》还有一个亮点,主持风格清新亲切,语速节奏快,符合港台和海外观众收视习惯。与新闻联播主持人庄重、严肃的传统比,是一种创新,当然也是对外新闻的需要。
到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海外新闻部已经有九个科组,一两百人的队伍,精英荟萃,蔚为壮观。除中国新闻综合版外,还有粤语新闻版,经济和文化两档专业新闻,每天有12次播出。
深为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喜欢的梦桐在主持《中国新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套新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面前。当然,这要付出巨大心血,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四套新闻的这只队伍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能团结战斗,这是他们成功的精神支柱。
李海明(右二)和记者贺学国、康浩在安徽小岗村采访,左二为小岗村大包干发起人之一的严俊昌
李海明和记者孔琳琳(中)、主持人徐俐(右)在河北农村采访调研
《中国新闻》好评如云
《中国新闻》播出后很快引起观众和领导关注。当年冬天,在央视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时任广电部一把手的艾知生部长说:“四套新闻办得好,形式新,信息量大,节奏快,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符合新闻规律”。“会议新闻的处理是按新闻价值,而不是按职务高低”,“四套新闻办得好是因为上面婆婆少,下面自由度大”。艾部长还表扬记者的采访和主持人的风格,特别表扬了高丽萍的采访和徐俐的主持。艾部长要求“联播”向四套新闻学习。
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吉丙轩(左一)和赵化勇台长(中)及其他领导在《中国新闻》播出机房
后来,时任广电部副部长兼央视一把手的杨伟光台长在全国电视外宣会议上说:中国电视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是一套《东方时空》的创办和四套《中国新闻》的崛起,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优势,让新闻当事人出镜说话,按新闻规律办事,彻底改变了张嘴无声两张皮的传统方式。
1994年前后,杨台在多个会议强调用人问题。他在多个场合说:关键是用人,创办东方时空用了孙玉胜等人,创办四套新闻用了李海明等人。两个栏目都汇聚了一批精英,所以成功了!
采访杨伟光台长(前面坐者)后,大家在杨台的办公室高兴的合影
时任二套经济部主任、现任总台副总台长的王晓真当时也很关注四套新闻,他表扬四套新闻制作很精致,很用心,要求经济新闻向他们学习。
《中国新闻》传到北美后,观众一片叫好,原先说中国人不懂什么是新闻的观众来信说:“四套新闻从内容到包装焕然一新,完全按国际惯例制作。从央视新闻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进步,对中国充满希望”。有的北美观众来信说:“每天看到中国各地的变化,心情很好,就是天气预报也很有亲切感”。
李海明(左一)一行在美国中文电视台考察
记者李彤云在加拿大采访
记者李峰在台采访
四套新闻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央视新闻终于在海外扬眉吐气!
《中国新闻》连年被评为央视优秀栏目,四套新闻迅速发展,经过几代人30年的努力,已经由当初每天一次,逐渐发展到多次,直到24小时每个整点都有播出,成为四套的骨干。一大批编辑记者在长期的磨练中迅速成为知名记者,知名主持,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国家级荣誉。他们采访的新闻,制作的节目,创办的栏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批人成为制片人、部门主任、各中心、各频道、各记者总站领导,有的成为地方省级电视台一把手。他们中有的退休了,但是央视人改革创新的薪火代代相传。四套新闻的很多创始人至今还活跃在节目和新媒体生产一线。
李海明(后排右二)带领《中国新闻》记者去大会堂采访两会(1993)
荣获一等奖,是《中国新闻》全体同仁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
三十年前央视“创办一流节目,培养一流队伍,引领新闻改革”的计划早已经圆满实现,回忆过去有机会参与那场拼搏,早已退休在家的李海明十分自豪!
央视老台址,李海明那一辈人的“战场”
央视新台址,后辈们继续坚守的阵地
他说,三十年后的今天,新人辈出,记者现场报道更熟练,便携式采访播出、无人机、网络传送等现代化采访播出设备的使用,使新闻直播成常态。新闻品质与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观众了解海内外新闻的便捷性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说心里话,我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至今还是央视四套的忠实观众。他们的节目办的的确是好,除了经常看《中国新闻》、《今日关注》之外,我还经常会看《国家记忆》、《向经典致敬》和《中国文艺》。
本人参加央视海外中心在湖北召开的外语节目研讨会,与时任外语新闻部主任的江和平(右)和广电部王锋(左)
海明主任的著作,记录他在央视的历程
文章写完,海明主任又转来一幅徐俐最新的照片,已经退休的徐俐看上去依然那么光彩照人。在《中国新闻》30岁生日到来之际,徐俐转达了她对广大电视观众的问候和想念!
徐俐最新的一幅生活照
徐俐主持完最后一期节目,动情的与广大电视观众告别(2021.8.25)
徐俐不光播音播的好,歌也唱的好。她来自湖南长沙电视台,而我在部队当文艺兵时上台演唱最拿手的正是两首湖南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和《洞庭鱼米乡》。希望海明主任能安排个机会,很想和徐俐共同演唱一首《浏阳河》!
文章草稿经海明主任审看修改后,他说,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笔记资料通讯录早已丢失,仅凭大脑记忆回忆,肯定有出入,有些人可能会遗漏,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友多多包涵。
声明:这篇文章是我根据李海明主任的回忆,整理编辑撰写的,属独家首发。本人在此声明,未经我和海明主任同意,任何人不得将此文转发至头条之外的各网站平台(此前有先例,而且转发时给改的错误百出,影响很坏),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王海峰
(泰安电视台原国际部主任)
-
- 旧日本海军“丸三计划”的核心工程,为队友吸引火力的翔鹤号航母
-
2023-12-07 01:55:04
-
- 中国大案要案纪实-066.“唐山狼”被擒记
-
2023-12-07 01:52:50
-
- 棚户区的认定标准及正当改造程序
-
2023-12-07 01:50:35
-
- 山丹县高原夏菜发展纪实
-
2023-12-07 01:48:20
-
- 平林漠漠烟如织作品书单
-
2023-12-07 01:46:05
-
- 荷东猛士的士高合集-荷东猛士第一集
-
2023-12-07 01:43:50
-
- 《闲居赋》原文、译文!难得休闲,纵观闲云飘逸,坐听黄雀啾啾
-
2023-12-07 01:41:35
-
- 桥架安装施工的详细介绍,这里有!
-
2023-12-07 01:39:20
-
- 田园综合体:基本内涵、主要类型及建设内容
-
2023-12-07 01:37:05
-
- 新时期自媒体创业引流
-
2023-12-06 19:36:30
-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及作品欣赏,猜猜现任社长是谁
-
2023-12-06 19:34:15
-
- 好听的跑车声浪是这样来的,自己的爱车想改装声浪这些要知道!
-
2023-12-06 19:32:01
-
- 现实中人被子弹打中后,究竟能活多久?老兵:别被抗日神剧骗了
-
2023-12-06 19:29:45
-
- 夏之时与董竹君分居,男方带儿子过富少生活,女方带四个女儿受苦
-
2023-12-06 19:27:31
-
- 如何才能“下叉”?
-
2023-12-06 19:25:16
-
- 海河教育园区到底怎么样?
-
2023-12-06 19:23:01
-
- 父母爱情:婚姻的三个等级,安杰、江德福只占中等,最上等是谁?
-
2023-12-06 19:20:46
-
- 《爱宠大机密2》小白强势回归,它放弃大哥身份却想当超级英雄!
-
2023-12-06 19:18:31
-
- 有一种年薪15w的“铁饭碗”叫狱警,可享公务员待遇,目前缺口大
-
2023-12-06 19:16:16
-
- 虚云老和尚:他120岁圆寂,死前留下一字,尸体火化结缘水族
-
2023-12-06 13: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