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彭德怀的两个“女儿”,黄岁新和左太北,后来怎么样了

2023-11-26 23:14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彭德怀的两个“女儿”,黄岁新和左太北,后来怎么样了

1978年12月24日,在彭德怀元帅逝世四周年后,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这场追悼会由叶剑英主持,邓小平发表了情真意切的悼词,赞其“不怕困难,勇挑重担,耿直刚正,廉洁奉公”。

彭德怀元帅一生性情刚烈、清廉勤俭,很少与下级有私交,但他对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和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却一直视如己出,在困难的年代,给予了这两个失去父亲的女孩深沉的父爱。

彭德怀与黄岁新

黄公略是中共历史上著名的红军将领。

1931年9月15日, 黄公略在率领红军转移时,遭到敌军空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此后,中央多次派人前往湖南寻找他的妻子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但是母女二人一直杳无音讯。

湖南和平解放后,彭德怀担心刘玉英母女的安全,命其侄彭起超赴湖南寻找二人。 在临行前,他再三叮咛承担寻找任务的人员无论如何要找到这对孤儿寡母:“这不仅仅是出于我个人和黄公略的私人关系,而是体现了党对烈士遗属的关怀。”

终于,彭起超在湖南当地政府和兵团的帮助下找到了刘玉英母女,并将她们一路送到了北京。

彭德怀在刘玉英母女抵达北京的第二天就见到了她们。

一见面,他就亲切地对小岁新说:“小同志,北京就像你自己的家,需要什么东西和伯伯说就行了。”

彭德怀送给她一些学习资料,包括一本列宁画册,一本解放战争成果画册,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和一个卷铅笔刀,并给刘玉英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随后,彭德怀问这位“小同志”还需要什么。当时的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大衣、毛衣、皮鞋等基本物资,烈士子女还有特别的补助金,但黄岁新还缺少一件衬衣。

于是她毫不客气地说:“我缺衬衣。”彭德怀就让警卫员了两件自己穿过的旧衬衣,说:“拿去改一改穿吧”!

从此,“小同志”就成了彭德怀对小岁新的爱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彭德怀在北京饭店又一次见到了黄岁新和她的母亲。刘玉英知道彭帅膝下无子,便笑着对彭德怀说:“让岁新给您当女儿吧!”

彭德怀回答道:“你也只有一个女儿,哪里舍得。就让她做我的半个女儿吧!”临别前,他鼓励黄岁新努力学习,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1954年,黄岁新被平原农学院录取, 但她不想离开大城市,便去找彭伯伯撒娇,求他找关系让自己留在北京的学校。

那天正好朱德和彭德怀在一起,两位长辈一起开导她服从组织分配。彭德怀安慰她说:“想北京,放假就来玩,我这里就是你的家嘛。”

黄岁新想通了,决定前往平原农学院上学。启程前,彭德怀给了她40元钱,说:“国家现在还有困难,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我给你钱,就不要再麻烦中组部了。”

一年后,因为院校调整的缘故,黄岁新回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上学。当时彭德怀居住在中南海永福堂,黄岁新经常来找彭伯伯,要是她有几个月不来,彭帅就会让侄女彭梅魁写信来催。

超越血缘的亲情

1957年,黄岁新跟随王震去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实习。

彭德怀和夫人浦安修不放心她一个人远赴异乡,特地委托王震好好照顾黄岁新:“黄公略的女儿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又没跟上,你要多关照啊。”

王震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将黄岁新调到农垦局机械厂当技术员,并请她吃饭,还亲切地对他说回北京后可以来自己家玩。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因为某些特殊的政治原因,周围的好友都劝黄岁新不要再和彭德怀保持原来的联系,以免影响入党问题,但是她不同意。

1960年,黄岁新调到北京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工作。

回到北京的她来到中南海请求见彭伯伯。然而,此时谁也不肯告诉她彭德怀去了哪里。直到见到浦安修,她才知道彭伯伯已经搬到了北京大学对角的挂甲屯吴家花园。

吴家花园是从前吴三桂的金屋藏娇之处,著名美女陈园园曾居住在此。在这里,黄岁新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到了彭伯伯那一刻,黄岁新忍不住大哭,边哭边说:“找到您好难啊!”

彭德怀见到前来看他的黄岁新及其爱人张志强十分高兴。

1961年,黄岁新生下了儿子张忠。在大儿子出生后不久,她又怀孕了,黄岁新为了不影响工作决定堕胎,彭德怀知道后坚决反对。1963年初,黄岁新生下了女儿张献华。

彭德怀将她们母女俩接到吴家花园亲自照料。黄岁新奶水不足,为了给小献华补充营养,彭德怀就亲自煮好热牛奶,细心地喂给孩子。

1965冬,彭德怀复出,被任命为三线副主任赴四川工作。黄岁新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带着女儿去参加欢送家宴。

这次分别,黄岁新给彭伯伯带去了一本新年挂历作为庆祝他复出的礼物,这是彭帅第一次收下黄岁新的礼物。

在家宴结束后,彭德怀一直将黄岁新送到了村东边的小石桥,然后一个人在桥上久久伫立。他仿佛预见到了这是父女俩人的最后一次团聚。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与世长辞,“大元帅和”“小同志”的故事就此终结。

四年后,黄岁新出席了彭德怀追悼大会,她对着彭伯伯的遗像泪流满面。

黄岁新一直牢记着父亲和彭伯伯的教导,工作勤勉,为人谨慎,从助理编辑一路升任编审。在她所责编的多部科技专著及图书中,极少出错,其优质的编辑水平一直为作者和读者所称赞。

1992年,黄岁新退休,中科院在两年后将其转为离休干部,她开始了安逸的晚年生活。在回忆起年轻时的往事时,她曾说“小同志”这个称呼,让她幸福了一辈子。

2019年1月,黄岁新老人去世,她终于能和挚爱的父亲和彭伯伯再次团圆。

彭德怀和左太北

左太北是抗日名将左权和刘志兰的独生女,于1940年5月出生在山西八路军总部的太北区。她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在太行山抗日根椐地生的第一个女孩,太行革命干部出生的子弟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左太北出生的时候,左权没在身边,彭德怀和夫人第一时间来医院探望她们母女。

过了几天,左权才赶到总部医院将刘志兰母女接回。他请为彭德怀副总司令员给孩子起名。彭帅想了想说:“刘师长 (刘伯承) 的儿子叫太行,你的小女儿就叫太北吧!”

左太北出生三个月后,左权就到山西参加抗战了,而她被母亲带去了延安,这一别就是永远。

1942年5月25日,由于情报延误,八路军总部被日军重兵合围于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作为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主动承担起断后任务,亲自指挥数千名非武装人员突围。

敌方炮手发现了站在高地上的左权,向他发起猛烈袭击。左权身受重伤,壮烈牺牲!

噩耗传到延安,25岁的刘志兰一时无法接受,当场晕倒。

当时左太北还不到两岁,住在延安保育院。刘伯承的长子刘太行、邓小平的长女邓琳都是左太北在保育院的好伙伴。

作为左权的老战友,彭德怀把对左权全部的情感都倾注了在这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身上。每逢周末,他都会和夫人浦安修一同把小太北接回自己的窑洞,给她讲故事,也常常带着她在宝塔山和延河畔骑马。

彭德怀年轻时性情火爆,但是对左太北却倍加宠爱,百依百顺。

有一次,彭德怀带着小太北出门赶集,她非要买一本不适合小孩子阅读的小人书。彭德怀一开始不愿意买,任性的小太北就蹲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彭德怀只好掏钱买了下来,这也是左太北看的第一本书。

全国解放后,左太北进入了北京八一小学就读,这所小学以专门接收前线作战军人子弟而闻名。

等到左太北上中学时,母亲刘志兰外调工作,只剩下她一个人在北师大女附中上学。从此,她就住在了彭德怀家里。

彭德怀工作繁忙,但总是会抽出时间关心小太北的身体和学习,有时还带着她去朱德家串门。他知道左太北爱吃鸡蛋,每天早晨都把炊事员给自己煮好的鸡蛋悄悄放进她的碗里。

那个时候左太北每个月都会收到定额的烈士子弟费,彭德怀都替她保存着,直到1962年左太北离开北京上大学,他亲手将这么多年的存款交到了她的手里。

多年后左太北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说道:“在那里我有了家的感觉。”

我有两个好父亲

左太北大学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十年动乱开始后,她被下放到军恳农场放鸭子,在那里一呆就是好几年,直到32岁时,才和丈夫调到了石家庄一个军工企业工作。

彭德怀去世之时,左太北没能守在病床前尽孝,她一直将此视为终身大憾。

改革开放后,左太北夫妇调回北京工作,但单位一时间无法给他们分配住房,浦安修就将自己的一套房子让给他们居住。那时左太北的儿女还年幼,一家人生活拮据,浦安修出钱给他们购置了桌椅等家具。

1992年,左太北进入航空航天部任计划司工作,后因表现突出担任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局副局长。

多年来,她一直勤勤恳恳,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参加过多个国防建设项目的调研考察立项工作。她在工作上的一丝不苟和尽职尽责给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左太北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综合计划司退休。但她并没有因为脱离岗位而松懈,依旧坚持学习,读书看报,每天都要仔细阅读《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各类文章。

左太北虽是著名革命英烈的后代,但她们夫妇两人却一直低调度日,从未向党和人民提过任何要求。领导有一次主动提出为她改善住房,被她婉言拒绝了。

曾和左太北同在一个房间办公的中航一集团计划部副部长丁云祥称自己从没有听过她谈论自己的身世。了解这对夫妻的人都说:“太北大姐两口子没有给他们的父亲丢脸。”

退休后的左太北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和整理有关父亲的资料之中。她积极走访左权当年的战友,搜集有关父辈的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日复一日地接济太行山根椐地的贫困群众,甚至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2002年,左太北主编并出版了《左权将军家书》。她希望父亲的铮铮铁骨能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在此书出版后,左太北接受采访时,曾哽咽着说:“我有两个非常好的父亲,都是非常伟大的人。我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牺牲,彭德怀非常伟大,钢筋铁骨。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骄傲,我将永远怀念他们!”

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走完了一生,享年79岁。

结语

在彭德怀元帅的纪念馆里,陈列着不少他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他的衬衣打了不少补丁,毛巾洗到褪色。人们从中可以看见窥见他简朴清廉的一生。

彭帅最讨厌别人“搞特殊化”,但是他用自己无私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多名为革命牺牲的战友的遗孤。他一生无儿无女,却对这些烈士遗孤视如己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承担了一个父亲应尽的所有责任。

他的言传身教,给这些革命先烈的后人留下了坦荡无私、清廉简朴的家风。而他曾经精心照料过的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深切期盼,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参考资料

[1]黄岁新.怀念敬爱的彭德怀伯伯.光明日报.1998.10.25

[2]黎伟盛.我有两个好爸爸——访左权之女左太北.广西党史.2006(10)

[3]李霄凌.左太北的成长故事.湘潮.2012(05)

[4]鄢德全.“大元帅”与“小同志”.湘潮,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