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祖先是猴,猴之前呢?是蜥蜴,叫做“合弓纲始祖单弓兽”

2024-11-24 00:21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祖先是猴,猴之前呢?是蜥蜴,叫做“合弓纲始祖单弓兽”

宇宙,浩瀚无垠;生物,局限于地表浅浅一层——海平面向下5公里,向上8公里。啊,世界真奇妙——生物也奇妙,最妙不过灵长目。此目,尤其是其中的某亚种,作为接下来整本书的主角,并且字里行间掩藏不住对此目此种的尊重、欣赏、敬佩,看官们没意见吧?——我估计,有意见你也不敢发表。

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简鼻亚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智人种—晚期智人亚种。

东方文化的灵长目之智人亚种,是有祖先崇拜的,所以先往前捋,眼界更开阔地看一看我纲、我目之起源。

哺乳纲的祖先是“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但已经具备了一些哺乳动物的特征了。它们比恐龙更早出现,已知最古老的叫做“始祖单弓兽”,生活在3.2亿年前的石炭纪。不过看图片,我不觉得此祖先“似哺乳类”,它就是一个50公分长的大蜥蜴。祖先和《03 古陆史》里面介绍的“龙前时代”的陆地霸主异齿龙(非恐龙)、丽齿兽是亲戚,都属于合弓纲。遗憾的是,祖先的大部分亲戚,卒于二叠纪末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如果不是这次大灭绝,说不定进化就跳过恐龙直奔哺乳动物而去了。毕竟哺乳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是更高级的物种,在生存、进化方面更具优势。主要优势来源于恒温,恒温一是适应环境,热带温带寒带都活得下去;二是各项生理功能就像更精妙的机器那样,更高效率地运转。恒温动物具有更旺盛的新陈代谢,在力量、耐力、速度、智慧方面,都更加优于爬行动物。

风水轮流转,白垩纪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把江山又还给了哺乳动物。这次哺乳动物不敢再浪费机会了,热火朝天忙进化。进化了近1000万年,也就是大约5600万年前,猴狐类动物出现了,这就是最古老的灵长目动物。它们来源于一些小型食虫类动物,慢慢扩大食谱,水果、坚果、浆果、苞蕾、树叶都能消化。眼、手、脑同时进化,进化为最低级的灵长目:眼睛从头部两侧移至面部,有了立体视觉;手更加灵活,演变为获取食物的器官;脑容量缓慢增长。

又过了大约2000~3000万年,这些灵长目原猴亚目的狐猴类动物,开始进化成真正的猴类,个头越来越大。其中有一类进化太快了,个头大到在树上行动都不方便了,但大也有好处,天敌越来越少。虽然已经到了猿类阶段,具备了下地生活的自身条件,但它们还是愿意待在森林里,做高度发达的树栖动物。

这些高级树栖动物的感觉器官以视觉为最强,因为在森林中攀爬,视觉可比听觉重要得多。而且灵长目的主食是静物,所以探查细微动态的能力,不如识别形状和质地的能力来得重要。听觉当然也重要,但是对灵长目,不如对追踪猎物为主的食肉动物来得那么重要。所以它们的外耳变小了,也不能像食肉动物那样转动。

到了1500万年前,森林减少,猿类往两个方向发展。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死守森林,从此数量不断减少。而我们的祖先那一支,勇敢地退出森林,进入原野,与地面物种展开竞争。要想赢得生存竞争,要么比原有的食肉动物更会猎杀动物,要么比原来的食草动物更会采集植物。现在我们知道,祖先们在这两方面都成功了。

进入原野的祖先,脑容量大发展,因为它们需要不断地探索陌生环境。所有哺乳类都喜欢探索,喜欢的程度取决于它们进化的专门化程度。如果把所有能量都用来进化一种单一的生存手段,比如熊猫找到竹林、考拉爬上桉树,就停止探索了。而那些非专门化的动物是机会主义者,它们不知道下一餐来自那里,必须不断探索能找到食物的每一个角落。

那为什么不走专门化路线呢?举熊猫、考拉两个例子,答案很明显:一旦环境改变,进化出来的基因改变又退不回去,专门化路线风险太大了。在所有非专门化的动物中,高级灵长目动物是最不择手段的,似乎它们的专长就是反专门化。离开熟悉的森林,进入陌生的原野的祖先们,不断地处于探索中,借用我们小学老师的一句话:脑袋瓜子越用越灵。

这算是祖先们赢得进化竞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后来被誉为人类特有的第四驱动力:好奇心——前三个是其他动物也有的:食物、性、庇护所。当然,迈步荒原的不止一种猿,下一篇《史球记07 人族物种》接着韶祖先们的21种近亲。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史球记》——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作品,即将出版,版后书名《这段历史很好记:世界史篇》

好看、好记的全球史,轻松弄明白从“建球之初到一战结束”的简明世界史。

不文明史:海洋霸主、古大陆、恐龙一族、人猿分家、人族物种21属;

早期文明史:五大文明、四大古国、三大游牧系;

古典文明史:轴心时代、希腊波斯到安息贵霜;

中世纪:拜占庭、法兰克、阿拉伯、十字军……

近代:黑死病、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殖民、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