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谬生活 > 生活 > 正文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

2023-08-26 12:33 来源:云缪生活 点击: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

说起天桥,不得不提“天桥八大怪”,作为旧中国社会底层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要求仅仅是维持基本的温饱。他们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们有的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有的相貌奇怪、言行怪异。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1)

八大怪按时间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拨,共有二十四位“怪艺人”,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创造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2)

第一拨“八大怪”是在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约1851年~1908年)出现的,包括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八位艺人。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3)

穷不怕:原名朱绍文,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899年)在天桥卖艺,光绪二十五(1899年)年去世。穷不怕主要说单口相声,也会唱。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4)

他每逢出场都会带一副竹板,板上分别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满腹文章穷不怕”,下联是“五车书史落地贫”。穷不怕的艺名由此而来,同时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的绝活是“白沙撒字”,也就是用白沙子往地上一撒,就可以写成字。“书上荷花和尚书,书临汉字翰林书”就是他常写的一副对联。他不但撒的字潇洒漂亮,而且又会自编说一些段子,因而在当时很有名。

醋溺膏:又名处妙高。本姓张,山西人,主要以说笑话、相声为生,同时善唱山西调的俚曲村歌。

他经常手拈草珠,身穿纱袍,蓬头垢面,连鬓胡子老长,一副邋遢相。

他最拿手的是口技,行话叫“暗春”。表演时用蓝布圈成方形帐子里,一个人模仿几个人的口音对话,笑声、物品撞击声夹杂在其中,使外面的人听着似乎是很多人在谈话似的。学鸟叫是他的另一个绝活。他模仿的禽鸟鸣声,惟妙惟肖,使听者仿佛进入了鸟市。

韩麻子:韩麻子以说单口相声为主。他口齿清楚,说话伶俐,尤其是脸上长满了麻子,长相怪异,自然引得观众注意。

他每说完一段相声,从来不开口向观众要钱,而是双手叉腰,往场中一站,眼睛向四周打量,示意观众该给钱了。于是民间就有了“韩麻子叉腰——要钱”的说法。

盆秃子:盆秃子外形奇特,头秃,只鬓角有些头发而且走起路来一拐一拐。

他以唱小曲为主,表演时拿一大瓦盆,用一双筷子打击瓦盆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不同的响声,敲成各种声调,随口编唱曲词,同时抓哏博众人发笑。

田瘸子身体强壮,长方大脸,脸上长满疙瘩。擅长的是练杠子。幼年练单杠时,从杠子上摔下来,致使一条腿残废,所以人称他为田瘸子。

田瘸子在杠上练出一身硬功夫,会“沾棍飞”、“攥杆睡”、“鹞子翻身”、“寒鸭浮水”等杠术。他堪称一绝的是用两个手指头支撑,在杠子上拿大顶、倒立。

丑孙子:丑孙子姓孙,因长相丑陋而得名。他也是说相声的,以扮怪相为主。演“出殡”是他拿手的节目,他能一个人模仿出殡的场面。

他先在帐子里模仿许多人的声音:二姑娘哭、三妯娌喊、四姑奶奶劝、五姨太太说。

然后,出了帐子,披麻戴孝,左手执哭丧棒,右手打着纸幡儿,摔着丧盆子,大声哭爸爸。哭声、喊冤声交杂,借此逗得观众大笑。

鼻嗡子:鼻嗡子又称为“打马口铁壶的”。即鼻孔里插两根竹管,用鼻气吹出曲调。同时腰里悬一个洋铁壶,手拿一小棍打击,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伴随嘴里和着竹管的曲调、铁壶的拍节唱小曲。一个人表演,常常忙得不亦乐乎。

常傻子:砸石头是常傻子的真功夫。表演前,他先让弟弟常老二将两块大鹅卵石头对碰几下,让人听见“砰砰”声,再递给观众摸摸。然后,常傻子开始运气,等运足了气,他把石头搁在凳子边上,常伤子会找准地方,只听得“啊!”“啊!”两声,手掌劈下来,石头应声砸碎。常傻子还能用手指将石头戳碎。

表演完毕之后,常傻子就会向观众兜售他的“百补增力丸”。他说该丸药具有神效,能强筋壮骨,还能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骨科病,自己练就的本事全靠它的药效。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只是吃不坏人而已。

辛亥革命之后出现了天桥第二拨“八大怪”。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赵瘸子、志真和尚、程傻子等。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5)

第三拨则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在天桥的八位民间艺人。分别是云里飞、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黄、深三、蹭油的、拐子顶砖、赛活驴等。

天桥八怪介绍(天桥八大怪的奇闻趣事)(6)

其实在天桥献艺的,远不止这三拨“八大怪”,只不过其他人没有他们出名而已。这些人各怀绝技,为北京近代民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